5.24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24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是有名的清高的代表,通常清介之人,疾恶太甚,心胸狭隘,不能容人。但伯夷叔齐并不是那样的人,孟子说,伯夷叔齐不立于恶人之朝,不跟恶人讲话,和别人站在一起,如果对方帽子不正,他还拿眼睛瞪着,好像要用眼光给人正衣冠一样。其清介如此,一点点“恶”都容不下。但是,他们不容的是那人身上的恶,而不是不容那人。他们所恶之人,如果对方的恶改正了,他们就完全接纳他,一点也不念旧恶。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伯夷叔齐就是完完全全的对事不对人。那些被他们批评的人,之后再看他们是完全不念旧恶的态度,

也对他们没有怨恨之心。“怨是用希。”“希”,大音希声的希,很少的意思。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别人也很少怨恨他们。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

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

越付出越富有!

今天我们来继续解读论语公冶长篇的第23章: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这一章非常简短,提到了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两个人物,分别是伯夷和叔齐,他们身上有不少故事。但是对于这段话是非常有异议的,就是有完全不同的两种解释。

我今天早晨琢磨了半天,依然有点儿不是搞的特别明白,后来综合了一下,我认为这两种应该都还可以,具体怎么回事儿且听我往下说。

首先介绍一下历史人物,伯夷和叔齐这兄弟俩是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要原型人物,他是清高的原型,他们是孤竹君,在今天秦皇岛一带一个国君的儿子。兄弟三个人,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

他们的父亲很喜欢小儿子,想立叔齐为国君,为继承人,但是叔齐不接受,说:一直以来都应该是长子继位,你让我当这个国君,不合规矩,因此跑了。

那就让老大伯夷去当国君呗,伯夷说:自古以来孝为先,父亲既然想让老小当国君,那我怎么能违背父亲的意志呢?他也跑了。

结果没办法,他父亲把老二立为了国君。

在历史上,我们大部分听到的都是争权夺利,为了能够夺得权力,父子兄弟互相倾轧,比如说杨广,据说是把隋文帝害死了;

比如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相斗,你死我活,为了争这个位置。

但是他俩都相继去让位,可见这两人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这俩人后来就聚在一起了,听说周文王很仁义,就去投奔,如果到了以后,正好赶上文王去世了,周武王继位,姜子牙辅佐,开誓师大会要兴师伐纣。

这两个人就扣在马前晋见,说不应该去讨伐。为什么呢?因为你是臣子,他是国君,这叫以下犯上,以暴制暴,是大不义等等。

武王的卫士就想杀了这两个人,结果姜子牙说这两个人是义士,不是坏人,就放他们一马吧,他俩就活下来了。

大家知道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很难,因为当时纣王已经是昏庸无道,不得民心,国家的人民早就想反叛,推翻他了,结果很快就拿下了天下。

这两个人一看,天下都已经归属周朝了,觉得周武王这个来路不正,不是你的天下,你去抢夺来的,因此不屑于周人为伍。

就在首阳山山上采薇充饥,不食周粟,这个薇应该是一种植物,就是免强充饥。但是那种普通植物怎么能吃饱肚子呢,就饿死了。

这个就是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他俩非常清高,也非常有原则。

那这样的人到底是什么人呢?如何来评价他呢?

孔子对他们的评价其实是比较高的,多次有过评论。比如说他曾经说过,有人问他,伯夷和叔齐是不是怨恨特别多呀?他说:怨乎,求仁得仁,有何怨?

也就是说,这两个人追求仁这种境界,他们也达到了仁的这种境界,那么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其实在整篇论语里面,我们知道能被孔子称为达到仁的标准的寥寥无几,轻易不给别人这个称号,但是对于他俩,他是给予的,可见孔子对他俩的认可。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这句话其实有两派,都有争议,朱熹的意思就是伯夷、叔齐他两个人对事不对人。

如果和别人产生纠纷,有过节,也只是对这个人做的事认不认可,但并不怨恨这个人,如果这个人把这个事做好了,那么这种过节就过去了,就会接纳对方,一点也不念旧恶,不是怀恨在心,不老是记挂着你,记恨你。

因此别人对他也很少有怨恨,你不恨我,我也不恨你。这个怨是用希,只要主要指的是对方对他俩没有怨恨,也不记恨他。

孟子曾经说过伯夷、叔齐不立于恶人之朝,不给恶人讲话,和别人站在一起,如果对方帽子不正,他还拿眼睛瞪着,好像要给别人要用眼光给人正衣冠一样,其清高如此,一点点恶都装不下,但是他们不是容不下那个人,而是容不下对那个人身上的恶。

因此别人也不怨恨他。而钱穆先生采取的是另一种说法。

就不是朱熹派的说法,他说的什么意思呢?

就是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不去计较对方身上的问题,因此就很少产生抱怨。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别人记不记恨你,你自己说了不算,但是你记不记恨别人,这是我们自己能够把握的。

那这里到底是哪个正确的呢?

我想再分析一下,首先这里的背景是孔子说的。孔子是春秋末期了,伯夷、叔齐是纣王和周朝新建的时候的,是交接时期的历史人物。

那他是作为后人来评价前人的。

伯夷和叔齐到底是怎么想的?我想可能是没法去具体研究的,但是与外人的关系应该是有蛛丝马迹的。

我想第一种朱熹这种说法应该更接近孔子的原意,也就是说由于伯夷和叔齐不念别人的旧恶,对事不对人,所以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很少,不会太和他产生私人恩怨,可能更说得过去。

那对于我们今天来讲的借鉴意义在哪里呢?

就是要妥善的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

不过于计较,你能够宽宏大量的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宽宏大量的对待你,这是一种互动关系。

而对于伯夷和叔齐这两个人做的事儿,确实是在中国是比较奇葩的。孟子说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唯有德者居之。

那他俩因为纣王本身是当时天下的君主,就认为不管他做了什么,他都是君主,不能以下犯上。这种思想还是非常保守的。一个旧的王朝已经不得民心了,不能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了,不推翻他怎么可以呢,必须要改朝换代。

由于话题比较敏感,就不再多说了,总而言之,这一章我有点儿没吃透,讲的也比较磕巴,希望大家谅解,等哪一天我多研究几遍,或许能够有比较好的解读。

好了,这一章就解读到这里吧,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继续解读下一章。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5.24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