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
作者:罗曼•罗兰
图片:源于网络
推荐理由
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的出处,便是《名人传》。
《名人传》里,三位巨匠所创造的,关于生命理想和生命价值的峰巅,一直矗立在人性的最高处,宛若星斗,照亮前路。
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名人传》是 20 世纪初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作三位伟人传记的合集,书中所写的三位伟人,分别是:
作于 1902 年的《贝多芬传》,1905年的《米开朗琪罗传》和 1911 年的《托尔斯泰传》。
书中详细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伟人充满痛苦、矛盾与挣扎的一生。
他们虽然和普通人一样遭受逆境和生活的不顺,但是,在充满困顿忧患的人生旅途中却丝毫不改变对艺术的追求。
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星辰,关于他们中任何一位的生平和作品,都有着探讨不尽的话题。
《名人传》里罗曼·罗兰对三位伟人的传记篇幅不长,它们并非如一般传记那样按照时间的线索详细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为传主的一生描绘一幅巨细靡遗的画卷,而是以三个伟大人物的精神冲突与痛苦为骨架,为他们的灵魂所作的光影分明的传神素描。
通过传记我们得以看到这些巨星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他们的作品和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和力量与人生的苦难、精神的痛苦做着不休的斗争,而人生真谛的果实正是孕育自这与人生永远同在的搏斗中。
贝多芬-伟大而痛苦的一生
贝多芬生于贫困潦倒的家庭,深爱他的祖父和母亲先后早逝,他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每天只能在狭小破旧的房间里疯狂练琴。
只要有一个音弹错了,那个整日酗酒的父亲就会疯狂殴打他,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在抽泣中睡去…12岁时就不得不去工作,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负。
26岁,当贝多芬终于以自己的才华在音乐界崭露头角时,一种光明的生活似乎即将在他面前绽放笑靥。
他凄然发现,自己的听力正在不可遏制地衰减,直到45岁,这位用声音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伟大天才,彻底陷入自己生命的死寂之中。
终此一生,贫穷无着,疾病缠身,受尽白眼,屡遭离乱……但贝多芬从未被击倒,相反,他始终以生命深处的忘情呐喊,给厄运以强悍的回应。
从《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到大量优美动听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直至在生命之火奄奄将熄的最后几年,他依然完成了壮丽宏伟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其中《欢乐颂》热情奔放的旋律今天仍然回荡在无数人的心中。
米开朗琪罗:被自身才华驱使的苦行僧
米开朗琪罗与意志力极其顽强的贝多芬不同,贝多芬以意志的力量操控着他的才华,米开朗琪罗则恰恰相反,是被凌驾于自身的才华所驱使的苦行僧。
对于这份艺术才华他毫无办法,只能为实现它的目标而疲于奔命。长年高强度的工作,极端的完美主义,事事亲力亲为,没有真正的休息和享受过生活,但这些都不是米开朗琪罗自愿主动的选择,而是被自己并不情愿的创作欲驱赶着不得不如此。
这损害了米开朗琪罗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然而如此强度的工作仍然无法满足他创作的愿望,实现心中庞大的计划,这使他更为痛苦。
在米开朗琪罗的身上,更多体会到的是同情与怜悯,一个意志并不坚强的人是如何完成他的使命,并肩负着生命的重担坚持到最后。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作品有《大卫》《创世纪》等。
罗曼·罗兰没有因为米开朗琪罗是一位天才就回避他性格中的弱点,对于贝多芬和之后的托尔斯泰也是如此,伟人并不意味着无瑕的完人,那只是虚假的偶像。
列夫托尔斯泰-在思想的沙漠寻求包罗万象的真理
1910年10月的一天,82岁的列夫·托尔斯泰终于从他位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庄园离家出走。
此刻,室内炉火熊熊,温存如春,而室外则凛冬将至,风雪交加。
这位贵族出身、一生衣食无忧的伟大作家,以他生命最终的决绝选择,最后一次践行着他内心对于人类的悲悯与博爱。
他是如此痛恨自己作为一个贵族不劳而获的生活。
在沙皇专制统治下,劳苦人民所受到的摧残与所承受的痛苦,让他心如刀割却无能为力,似乎只有勇敢的自我放逐,才能让自己的心灵获得一丝丝平静与安宁。
几天后,因为肺炎,托尔斯泰在小城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
他终于得偿所愿,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走出舒适区,完成了伟大的自我批判,而在他身后,是不朽的《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的文学魅力与思想影响力有增无减。他的读者遍及世界各地,包括很多著名作家。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对托尔斯泰的评语是“自然而然”和“伟大”,因为他在托翁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安详的神道的裁判”。
在罗曼罗兰的作品中,我们能够通过文字走进难以亲近的伟人世界,直面他们生命中真实深刻的痛苦。
也只有这样,才能抵达他们辉煌灿烂的灵魂深处,从而获得真切的共鸣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