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谈的不是恋爱,是生意

后来的,我们谈的不是恋爱,是生意

领跑五一档的电影《后来的我们》,票房已超9亿。

关于这个“9亿”的水分不做深究,也许你是导演或某个演员的粉丝,也许那首《后来》曾经唱到了你心里,也许是因为与五月天的新歌同名...这些当然都能成为你为这部电影掏钱的理由。

可我唯独不能理解的是,为了这看了预告片就能自行脑补整部电影的情节,进院买哭的人。


从《那些年》、《致青春》、《我的少女时代》到《后来的我们》,青春系列的电影只要上线必是“杀手”,不过和之前的青春电影相比,这两年的青春电影多了一个标签——“伤痕青春”。

同一种电影,同一个套路:开场,男生深深的爱着女生,轰轰烈烈地告白过后,两个人幸福地恋爱了;过30分钟,女主(或女主的父母)嫌弃男主幼稚/没钱/不上进,于是两个人大吵一架分手了;接下来30分钟,男女主生活在触景生情、哭哭啼啼然后事业成功的励志生活中;结尾,两个人在人海中停下脚步对视/主人公靠在夜班公交的窗上,旁白开始上一段“深沉而矫情”的价值观。

我们似乎对那样一种“痛着”的感情特别着魔,大概是因为多数人是没有勇气在“教导主任”的眼皮下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的。

或无疾而终也好,或撕破脸皮也罢,最终都归结为“青春”,而回忆那个时候感情,就叫做“情怀”。

只不过其他的青春电影你说“情怀”我也就算了,可你看看《后来的我们》:男主那可是有妻有子的人了,大年前一天居然和前女友共处一室“回忆青春”,开着黄腔说着情话,甚至如果不是遇到熟人还准备“肉体出轨”,这样的价值观还能带着一群人抹着眼泪回忆前任,我也是很服气了。

为了怀念前任,强行忽略现任,这样的“情怀”是一种“伪情怀”。

想象一下:一对情侣看了这部影片,电影结束,两个人都哭了,可悲的是,不是因为身边的人,却是因为心里的人。

所有的分离都有原因,可以记在脑中成为回忆,也可以埋在心里成为“情怀”,就是唯独不能摆在台面、津津“哀”道。


“所有的关系都是关于利益。”

俗吗?俗。

可你不能不承认,就是如此。

你以为你的“情怀”多么“遗世独立”,实际上不过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为了满足情感需求的利益关系。

你与所谓的“前任”之间,不过是少了那些你不屑提及的“世俗”利益。

而后来的“他们”,你们先有了情感利益,又考虑了生存利益,最后衡量了社会利益,然后才选择了在一起。

看起来这是像是一桩精打细算的生意,实际上这才是生活本来的面貌,你也不用因为这“失去了爱情最初的样子”而感到鄙夷,你也知道,“情怀”也就是无聊时候拿来适当消遣的东西,人活着,难道还真是“只凭一口气”不成?

始于情感,陷于实际,忠于生活,才是真实的模样。


青春是用来挥霍、放肆的,这我绝对赞成,谈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也好,闯一些沸沸扬扬的祸也行,都可以成为你的“情怀”。


可消费“情怀”,是个技术活,对于产出的人来说,“情怀”一旦上线,就必须严谨饱满正能量;对于受众来说,“情怀”不是家常便饭,到点儿就一定要拿出来嚼一嚼,一道有内涵的菜,吃一次,把味道留在心里,就够了。


就如餐饮行业,你可以给每道菜取一个漂亮的菜名,但你的菜品必须配得上你的菜名,“空有头响”,最终也只能“关门大吉”;你可用多种多样的食材,但必须保证健康卫生,“民以食为天”,天大的事大不过自己的命重要;你可以换多种烹饪方法,但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手艺,否则怎么也不会有自己的“回头客”。

情怀不是故事,生活才是。

(本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来的,我们谈的不是恋爱,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