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藏不能读也——藏书记

    我对书的喜欢其实比较晚。大约上了大学时才有这种意识。在我住的那个宿舍,有两个外班的学生,他们是学古文献专业的。他们俩用的书跟我们不太一样。比如有不少是竖排繁体的。刚开始是新鲜,没事儿就常翻翻。到了三年级时,每个人的书自然就多了,一个小屋住八个人,上下铺,地上再放两张桌子,就没什么空地儿了。书全堆在床上总不是回事。正赶上宿舍附近在盖房子,工地上到处是木料。胆大的同学趁晚上没人就把工地上已经刨成的方木拿回来,往自己床上两头的护栏上一放,外面包上一层白纸,就成了简易书架,把书往上面一摆,还挺好看。每个人看着都羡慕,所以各取所需,没几天,全宿舍的人就每人都有了自己的书架。到了晚上,仔细一看,还真好看。

    我们屋有个无锡的同学,他的书最多,而且很多都是我们大家喜欢的。所以我们也常从他的书架上取书来读,心想,什么时候我能有这么多书就好了。

    毕业的时候,我把书归置一下,装满了三个纸箱,到火车站托运。到天津以后,那时交通也不太方便,我就把三箱书暂时寄存在一同学家。说等到到单位报到时再去取。署假后我就去了,当时天热,我还有其他一些东西,看书多,就拣出一些感觉用得着的带走,其余的零书,还有一些笔记什么的就说算了不要了。

    工作后,数数自己的书,有个百十本吧。后来陆续就多起来,两百,三百,四百------以后陆续搬家,自然少不了丢书。有时看着一些书不顺眼,就给卖废品了。所以藏书量总是在三百册左右。

    有一次假期没事,上了一个旧书的网站。一下喜欢上了,这才买书读书藏书上了瘾。我家楼下,有一小伙儿开了一个旧书店。我常去转转。他很热情,但不太懂书。我还真是从他那买了不少好书。可惜后来他的生意不好不干了。

    现在,我的藏书还是不多,但心里比过去似乎理性并且清醒多了。我藏书是为读书,我不懂的不会买。所以我的书基本是文学方面的。即使是文学,也只是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为主。另外有一些历史名著。比如我有1933年瞿秋白编辑的《鲁迅杂感选集》毛边本,有清道光年的《今古奇观》,有香港太平书局的一套影印的《金瓶梅词话》等等。虽说这些不算什么真品,但只要我爱读并且一直喜欢,别的又算什么呢。

    有一次,买了画家程十发的《阿Q正传108图》,心里高兴。希望以后能遇到越来越多我喜欢的好书。有好书相伴的日子真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非藏不能读也——藏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