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之间·好学的四条标准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华杉讲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我没见过能发现自己过失而在内心自责的人。”

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过错,即使被人指出来,也不愿意承认,马上要跳起来反驳,聪明机变都用在掩盖自己的过失上,所谓“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闻过则喜,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人都会背,但不会做。所以孔老师绝望了。

张居正解这一句,认为没那么糟糕,还是有好多人能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所以他说:“孔子之言,盖为中人以下者发也。”孔老师这话是为中下等的人而发的感慨吧!

正解

自讼,是我自修上做得相对好一点的。闻过则喜。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华杉讲

总结先贤大德列的标准,孔子、孟子、子思、王阳明、曾国藩,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是这四条:

一是志有定向。为学第一是立志,志有定向,使命清晰,心无旁骛,必欲学成。就是《大学》里说的“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志有定向,知道自己是干吗的,行事就有边界,止于那个边界,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不会浮躁,不会被机会所诱惑,才能潜心做自己的学问。若是没有志向,只想成为“成功人士”,便会为机会驱使,觉得这也可能成功,那也可能成功,没有边界,不能专注于一个方向。孔子就志有定向,前面说的“老者安之,朋友行之,少者怀之”,他的志向,就是要用他的思想教化天下。他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希望得到一国之君的任用,施展他的抱负。

但是,他的志向在于救中国,不在于升官发财,他为了能在卫国得到任用,连南子他也去见,但并不是为了求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得到实现。子路觉得他居然去见那个女人,很不高兴。孔子自己也没面子,赌咒发誓说:“我如果做了什么不该做的,让上天惩罚我吧!”孔子为了能做官任事,放弃过好多原则,就渴望有一个机会,但他决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不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他最后没有得到功名利禄的机会,但得到了学问,传诸后世。

二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可分解为事上琢磨,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是在具体事情上学,在日用常行中学。甚至你不用读书,如孔子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读事,后读书。读了书,也放具体事上演练,这叫学而时习之,要经常演习,练习,否则你学不会。我们很少有东西是能在书本上学会的,都是在实践中自己总结体会到了,再看那书,有共鸣,有印证,再仔细研读,顺藤摸瓜找更多相关的书来读,总结提高,系统提升。

我们读书,只能读懂自己本来就懂的东西。如果本来不懂,是不能通过读书读懂的。这也是为什么同一本书、同一句话,每个人读出来的意思不一样,大家都是在投射自己。如果是讲人的本事,我有没有这本事;如果是讲人的毛病,我有没有这毛病。这就叫切己体察。

三是日日不断之功,专注坚持,一天都不间断。曾国藩特别强调这一点——做学问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绝不可间断一天。你不可说今天忙,今天的功课明天补;也不可说今天不忙,把明天的功课提前完成;也不可说我这几天出门,回来再搞,要把功课随身带着,晚上到酒店完成。没有日日不断的坚持,就没有学习。

四是温故而知新。不温故则无以知新。不要老想学“新东西”,老想追新逐异,贪巧求速,一听老师讲,便说:“哎呀!我听他讲的也没什么新东西嘛!”过去的“老”东西,我们并没学会到知行合一。猴子掰苞米,掰新的干啥?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来了,传统的思维不管用了,怎么办?”其实“传统的”他也从来就没会过,就开始担心新的不会怎么办,实在是犯不上。

以上就是好学的四条标准:志有定向,知行合一,日日不断之功,温故而知新。

正解

华杉这一段讲解的好,他本人也实践的好。

志有定向,是志于道,是确立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体系。已得其大略,道不可须臾离也。

知行合一,切己体察,是事上琢磨,是实事求是,是反躬自省的改善和改进,是内自讼也。

日日不断之功的价值就在于一个正确的努力会触发下一个正确的努力,这就是集义而生。而一个无价值或者错误行为,会触发下一个无价值或者错误行为。所谓知常守常,首先要的就是这个因果。

温故知新,就是不随波逐流,抓住根本法,确立志向体系。温故,不仅是看书,而是回味基本原则,不忘初心本谋。

你可能感兴趣的:(须臾之间·好学的四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