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适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最正确地解决问题
对于解决问题,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就越有利于解决问题。
但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就算是每天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可能也无法达到最终的目的。所以与其用工作的时间来衡量自己的能力,不如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证明自己。
效率是正确地做事,而效益是做了正确的事情。
——彼得·德鲁克
聪明地工作并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一种工作的思维和技巧,不管是什么工作,都存在更加快捷的途径和更加适合的方法。
所以即使是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的处理结果也不尽相同,在“买土豆”的经典故事中,有的员工可以跑一次市场就带回来所有数据,而有的员工则需要很多次才能带回来不完整的数据。
现在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只知道埋头苦干就行,而且需要更讲究做事的方式方法。在公司里也是一样,一个合格的员工对于完成任务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以最终目的为导向去完成自己的事情。
随着公司和个人的发展,对于效率和方法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最高效的动作推进项目,是之后个人发展和公司发展的重点。
举一个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例子,即使在电脑办公的今天,还是有很多公司的员工习惯以手写报告的形式给同事或者上级领导审阅,自以为纸质报告安全且容易保存。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人办公桌上都是一堆的文件,而这些文件不仅很少被翻阅,而且查找起来特别不方便。
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工作习惯问题,但这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恰当。
华为公司是国内最先普及平板电脑办公的大公司之一,员工在开会和做记录的时候,通常会被要求携带平板电脑进行记录,因为相对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在绘图和速记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
而这些会议记录被同步到邮件或其他办公写作软件之后,在传阅和查找的时候也会更加方便。
与之类似的还有预定会议室,相信不少人还在采用会议室门口填表格的形式预约会议室,遇到重要的会议还需要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借会议室。
其实采用钉钉等办公软件,可以很方便地提前预约会议室,并且标上开始时间和使用时间,其他部门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错峰避让,避免出现会议室资源紧张的尴尬情况了。
比起解决问题的工具,更多人缺少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他们更加愿意用稳妥的方式来做会议纪要和定会议室,而不会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方法是主动想出来的,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才是职场的稀有资源。不管过去还是将来,也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有这样的人出现,他们就像明星一样闪耀,哪怕他们没有刻意去追求机会,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来。
数学家高斯在童年时将1至100之间的所有自然数相加求和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当其他同学都在从1慢慢往后做加法的时候,高斯采用了首尾相加的办法很快地得出了答案。
那些慢慢做加法的同学是不聪明吗?并不是,只不过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行事鲁莽而且欠缺考虑。有时候,那些看似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并不适合问题本身。
所以要怎样找到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1.善假于物
《荀子》的《劝学篇》里曾经说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通过上文中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在特定的环境下选用合适的做事工具,至少可以保证正在做的事情可以事半功倍地完成。
2.抓住事情的关键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有的人会发现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并不比别人少,但效果却总没别人好,这时不妨回头想一想,在一些关键步骤上,是不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所谓“能工巧匠”,大多数都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这样既可以减少工作量,又可以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3.找不到合适的办法,那就接受它
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比问题多,但也不排除个别情况下没有合适的办法解决某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或者否认,而是坦然地接受它。
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但最困难的是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除了认清问题本身的症结和目的之外,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只低头做事而不思考做事的办法,除了把自己累着,并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可能忙忙碌碌却没有什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