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再别康桥》……

        看《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中有一个课例郑逸农老师的《再别康桥》,突然特别想读读写首诗。此刻,女儿正在玩她的玩具。

        我认真地、有感情地读。读完后女儿问我:“妈妈,你念的什么?这么好听?”

      “妈妈读了一首诗,我很喜欢它。”

      “太好听了,你能再读一遍吗?”

      读完,孩子问: “写首诗为什么这么好听?”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它就是这么好听,作者徐志摩是个大才子,他要离开他深爱的剑桥大学前写的,动了真感情。你要觉得妈妈读的好,就是因为我懂了写首诗。

        美的事物大家都能感觉到美,哪怕是一个并不能听懂的孩童。这表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我已经不记得前年是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下,我在学校广播站读了这首《再别康桥》。遇到邝老师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差点掉下眼泪,她从我的朗读中似乎看到了我离开北京回来的那个场景。

        也许这就是我懂了徐志摩,而邝老师也恰恰读懂了我。这种情感都是有《再别康桥》来寄托。

        再说我十年前教学生这一课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讲,就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读会背为止。把从第一遍读到会背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理解给同学们分享一下。课堂没有设置教学目标,不是契合了郑老师的“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而是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教书,我是个菜鸟级语文老师,根本把握不了孩子的学生情况,也不知道如何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但我不愿意照着教参去讲。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就不尽相同,或者在读的时候联系到的生活也不同,我没有理由用教参的理解代替我的理解,更不能限制学生的理解。

        真正走进心里的语文,怎么可能脱离了生活的实际?不设置教学目标不是没有目标。而是让每个孩子给自己设置目标。让他们真正在每节课上都有自己内心的感受,笃定的收获,而不是没有生命里的死知识。

      美的东西,定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找到共鸣点,语文课就好学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