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力量

对未来的认知是开放式的,我们虽然不知道未来的世界具体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毫无疑问,我们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同时也必然不断更新,不断推翻已有的认知。

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富获得一个机会——与苏格拉底交谈一下午”,让乔布斯放弃财富与之交谈,那苏格拉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在古希腊时代,有人去德尔斐神庙问先知:“谁是雅典最聪明的人?”

先知回答说:“苏格拉底是雅典最聪明的人。”

可是苏格拉底却说:“我一点儿都不比别人聪明,我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不知道,而所有其他人都认为自己知道。”

苏格拉底秉持的是一种“不可知论”——未来是未知的,而我知道自己不知道。

正因为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有些人总是会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改变固有的经验和价值观,打破自身认知的局限和边界。

这类人虽然处于“达克效应”的绝望谷底,但是却会在认知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走上开悟之坡,甚至像苏格拉底那样成为大师,登上持续平稳的高原。

一个真正知道自己无知的人,他就能看到一个更广阔的未知世界,而这种未知会促使他内在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而这种好奇心恰恰会驱动一个人去探索去思考,进而升级自己的认知。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总是持有一种“已知”,认为自己在某一个领域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知识,那我们往往就会表现得傲慢和自负,甚至愚昧无知。

有时候,知识和经验可能就是一个牢笼。以为自己很厉害,很可能是自己真的很无知。

如果不以过去的已知遮蔽未来的无知,那么过去的已知就不会构成我们认知上的障碍。

空杯心态,是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变得谦卑,它让我们不会被过去的学识和经验所限制,而是让我们怀着否定或者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新的环境,新的事物。

这样一种空杯的状态,不仅仅能让我们不被过去固有的认知所束缚,还能够让我们的大脑处于开放发散性的思维状态,从而对新的事物有更深的洞察力。

这种谦虚好学的姿态,是一种以承认自己无知,把当下当作认知起点的状态,而这样的一种自觉无知的心态会激发一个人的好奇心。

而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思考、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也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原生动力。

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新的知识,当它们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很难去接受它们。

瑞·达利欧在《原则》这本书中,反复地强调了“极度开放”这个原则,而这个原则也正是打破自己,让自我进化最有力的解决之道。

这种开放性的心态会让我们敢于放下已有的思考框架,拓展出一种新的视角,或者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就是这种极度开放的心态,让一些人拥有万事万物为我所用的大格局和高姿态。

他们都很清楚地知道,只有承认自己无知,跳出自我的限制,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审视自己弱点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而这种包容万物,极度开放的心态,让一个人更喜欢倾听而不是表达,更懂得谦卑而不是傲慢,热衷于求知而不是故步自封。

而这种认知的提升可以通过不断反思来促成,因为一旦我们开始反思,其实就开启了对自身的一种批判性思考模式。

反思,就是回顾过去的得失,错过的机会,做错的决定,成功的经验,还有对未来的借鉴和指导。

经常反思的人,会形成一种习惯性意识,假设自己是错的会有什么情况出现,也更愿意承受可能的挫败感,如此,承认自己的无知也变得更容易,更自然。

一个人最大的障碍,是所知障。

承认自己无知,是自我认知升级的关键。

点个在看,首先承认自己无知,让求知欲激发你的谦卑心与好奇心,以驱动自己永不停止的成长与提升。

我想这就是,无知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