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连续多日在医院等候,精神和体力不支,真是应了“岁月不饶人”这句话。

这几天在医院ICU“迎来送往”,(真心羡慕和祝福那些从ICU转出或出院的病友,祝福你们康健余生!)
看着浓缩的社会一小角,还是有些话题可以聊一聊的。

这两天,新来了一拨家属,应该是一个大家庭的长者在ICU抢救。

安静的家属等候区立刻热闹起来,大人们无所顾忌地聊着病情,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不停。一会儿号啕大哭一阵,一会儿欢声笑语一阵。

几个从三岁左右到十岁左右的孩子围着等候区的凳子跑着,玩耍,无比吵闹,要是不在这里,而是游乐场的话,可能我们都会觉得很正常,孩子爱玩爱闹那是天性。

那种让人头痛欲裂的吵,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突发的重疾让几个许久不曾叙旧的家庭在ICU门口重逢了。

可是,这里是医院,这里是ICU重症监护室的门口,里面的每一位病友都是命悬一线,正在和生命进行生死搏斗。外面的家人们都是彻夜难眠,通宵守候,心急如焚,以泪洗面不足以描述每个人的无尽悲伤。

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他病友家属投诉,来了保安人员,轻声阻止孩子间的奔跑,领回家属等候区,说:“请不要跑步喧闹啊,这里是医院”。那些刚刚还夸夸其谈的大人们,此刻居然三缄其口,不看孩子一眼,孩子们蔫蔫地回到各自家长旁边。

这一群人里,有一个很胖的年轻妈妈,不知道是不是身体“不适”,每次来,过不了几分钟,就会挪动身躯,往椅子上一屁股坐下来,摆好姿势,有时候脱鞋,更多时候是穿着鞋子,躺下来,开着外放,刷着一个个小视频,外放的声音穿透整个已经不再安静的等候区。我想,幸好椅子只有三连,要不然可能更多的座位都会被霸占着。

今天一早,两个孩子围着已经躺倒在椅子上的妈妈,吵吵闹闹。我看着这个对着手机开着外放,玩手机的妈妈,心里叹了口气!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看着眼前这一大家子人,不用去取材网络上那些材料,什么“迪斯尼乐园八岁男童母亲对小姐姐辱骂推搡事件”,什么“地铁上家长全程托住怀中熟睡孩子的鞋,怕蹭脏旁人”,什么“地铁上母亲扶着男童在扶手上打悠悠”事件……

好的,坏的很多很多例子,来论证父母的教育。镜子也好,影子也好,都不重要。主要是父母潜移默化的日常言行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尤其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差异。

毕竟,在孩子长长的一生,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人,家长的言行都会成为孩子的行为准则。

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
—培根

很多大道理,我们都知道,我们在看到网络曝光的负面新闻也会义愤填膺,也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宣读道德宣判。

那么,请从约束我们在公众场合的行为开始,
在医院公共场合,从我做起:
1.公众场合,约束自己和孩子不高声喧哗。
2.公众场合,手机不外放,这条目前有时候在医院还做不到,与门内家人视频时,门外身边有些同事,亲友,大家都很激动,我们都会主动挑选靠近大门空旷处的地方,尽量减少对其他病患家属的影响。
3.不吃带有异味的食品。
4.不多占用并浪费公共资源,例如病友家属等候区的座位,免费提供给家属的直饮水,免费提供给家属的存放柜。


医院对于病友的各种需求,都是尽量再更多更好地提供,有些甚至是24小时免费提供,那么,我们目前作为受益者是不是应该感恩于怀,和其他病友一起珍惜互惠互助呢?
暂时就写这么多吧!

从这个大家庭的所作所为,在ICU这个特定地域带给我的不适感受,跑题到自身约束,也是够可以的。

从最细微并且现在每天都相处的医院开始,我希望这个记录可以短一些,感悟在这个地区再少一些。

看着ICU门口的悲欢离合,
想着人间无限美好,无尽繁华。
有时候很伤感,
有时候很无助,
但是,更多的时候,
我依然热爱着这聚散随缘!
我依然热爱着这人世无常!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