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 】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800天,2020年5月21日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随着孩子慢慢长大, 我们可能突然有一天发现面前的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不是原来的那个乖小孩,变得那么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变得让我们感到有些陌生或是不喜欢。我们可能会问: 这是怎么了?ta怎么会突然成这个样子呢?

身为家长,必须要先了解孩子。如果仅仅停留在“每个人都曾经当过孩子”的想法来理解他们,这样对他们的帮助可能不是太大,也无法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

借此机会,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发展状况。

一个人的发展分为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两个部分。今天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的是心理发展部分。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成熟期。

以上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社会成长危机。只有一个危机被解决才能顺利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反而,如果上一个危机没有解决,就会阻碍和妨碍下一个阶段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先来看看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0到12岁,统称为儿童期。这个阶段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培养独立自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阶段要努力发展孩子的勤勉感、克服自卑感、培养自我价值感。

勤勉感: 是指孩子如果可以将事情做好,那么他就会喜欢做这件事,进而衍生出更多的动力去做事。如果勤勉感发展的不好,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感:  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自卑性格对人是有着消极负向的影响的。有自卑感的孩子,他会觉得我不行、我做不了、我不会等。

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体现为孩子的自信,意识到我是可以的、我行、我有能力。因而要努力发展勤勉感,通过鼓励和赞美来提升孩子的自信,提升自我价值感。

再来看看青少年阶段心理发展特点:

青少年阶段是12到18岁。这个时期他进入了一种自我认同和角色混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在明确我是谁之后,再进一步确立自我价值,这样他就会比较知道我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我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对未来的目标将比较清晰。

如果这个阶段的自我认同没有发展好,那么它将处于角色混乱状态。这个时期没有发展好的话,他对自己的未来将很迷茫,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知道长大以后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定位。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家长和身边人互动经验。因此在这个阶段,父母亲要更多的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可以的、他们是能行的。其实对于那种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并不是他们不行,而是他们“认为他们自己不行”。是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低了、自我价值感低了。因此家长要不断地告诉他们意识到: 他们是可以的。由此看来,在教育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挑错思维是不可取的。

面对青少年孩子,家长的应对姿态:

一是接纳。把孩子青少年时期的折腾、闹腾视为是一种普通的、正常的现象。该闹的时候就得闹、该折腾的时候就得折腾。青春期的折腾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这个时期的折腾是为了成年以后的稳定。

二是看到折腾背后的意义。孩子青春期出现折腾等让家长比较棘手的现象,其实是在提醒家长: 需要在亲子沟通、亲子相处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这个提醒是正向且必要的。正是因为这样的提醒,很多家长才会进开始学习新的亲子沟通模式,进而成长自己、影响孩子、改善关系。

三是相信。要让孩子觉得自己能行,家长首先要从内心认识到孩子是真的可以的,要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充分的肯定信任,在对孩子鼓励和赞美时,要保持一颗纯粹的心,不要有任何目的、期待和功利心。要真诚地相信、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

四是放手。多让孩子做决定,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多说“你决定!”。多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做事情,家长一定切记包办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要时刻牢记“小牛包衣”的故事。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在实践中前进,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 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 】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800天,2020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