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就是充分发挥楷模的带头作用,引导大家走向人生的正路,这表达了孔子哪些德政的理想呢?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星辰自然而然环绕着他它。

        对于古人来说,北极星看似是不动的,别的星星以它为核心,展布开来。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人如果以德治国,那就像北极星一样,他本身不需要动,各层官员和老百姓就像其它星星一样,都各安其职,社会自然也就安定了。

        《史记》写到尧的时候,司马迁说尧这个人“其仁如天,其智如神”。说尧的仁德像天一样,是因为古人都相信天是仁爱的,我们称春夏秋冬四时为“天时”,代表天对老百姓对万物是照顾的,让他们可以按照时序来生存发展。说尧的智慧像神明一样,古人都相信神明是最有智慧的,在《尚书》里面就提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上天生下苍生,替他们找了国君,替他们找了老师,让他们来帮助上天照顾百姓。

        因为上天是没有办法对苍生逐一照顾,而苍生成群之后又有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有国君的领导,有老师来教育。在古人看来,人生下来并不是圆满的,他需要有人引导,需要有人来启发,他才能知道人生的正路何在。尤其是在古代的小型的部落社会,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到领导,他怎么待人接物,怎么做人处事,你很容易就仿效他。

        譬如说舜非常孝顺,所以尧这就把顺提拔出来,让舜成为大家的楷模,大家都觉得孝顺很好,我们要跟着做。事实上,人本来就是愿意孝顺的,人都是父母所生所养的,孝顺是最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考虑到后天的各种利害关系,有时候就容易忘记。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楷模,让你看到一个人很孝顺,你自然而然就从心里面愿意去学。

        所以儒家里面讲为政以德,它是古代德治的理想,但是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到后来的夏商周三代都是实行礼治。讲到礼,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去看:礼貌、礼节、礼仪。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规范,礼节是和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但礼仪所涉及的社会交往活动规格更高,也更正式。

        关于德治的思考,在《卫灵公篇》还有另外一段话,要对照来看,就是孔子说的“无为而治”这四个字。孔子提到“无为而治”用舜来做例子,他说舜不用做什么事,他只要自身行为端正,面南而坐即可,跟上面讲北极星“居其所”是一样的意思。说到无为而治,每一个人都会想到道家。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子的思想强调无为,他认为刻意去做事,你的考虑永远不可能周全,到最后挂一漏万甚至捉襟见肘,反而不好。所以道家讲“无为而治”是强调人所能考虑的是有限的,而社会上的资源更是有限的,万物到我们人类,其自身的生存发展都有局限性,并且这个局限性不会因为你去努力就会改变。

        在老子的思想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通过教育普及让每个人观念一样是不可能的,到最后因为“知”带来欲望,欲望造成各种争夺,反而是天下大乱。在儒家里面讲“无为而治”是要以“德”作为基础,因为儒家认为人性向善,领导者表现善的行为,人们自然会效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