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率不高?也许是你用错了笔记工具

在培训的课间休息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学员在交流:“老师今天讲的课程太实用了,全都是干货,可是就是记不住啊,上午讲的课程到下午就我就忘记了。”

每次听到她们这样的对话,我都会忍不住过去跟他们说,遗忘是正常的。我们每天接收到这么多资讯,不可能记得住所有的内容,也不需要记得住这所有的内容。

古典老师在《跃迁》这本书当中说到:

如果今天还把注意力花在如何读100本书,并且尝试把它们记住上,就好比一个人非要背下整本电话簿才开始拨电话。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我们不需要记住全部的知识,只需要知道知识在哪里。听课时记录的笔记,就是这门课程的回放。就像你去旅行的时候拍的一张张照片,连在一起就能让你瞬间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了,我也做听课笔记,可是感觉没什么用啊。你的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过我很久。我每年也会购买很多课程,也曾经因为不会做笔记,导致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学习的课程,听完之后却转头就忘记了,学习效率非常低。自从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笔记工具之后,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接下来给你分享我使用过的3个笔记工具。

01 手写笔记

我以前做笔记,大部分都是手写,我喜欢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感觉,所以我积攒了很多本读书笔记的本子,写满了重点和金句。可是过了几年,我发现自己几乎从未翻开过那些笔记本。

手写的笔记记录的时间又长,还不便于检索。所以有一次做断舍离,我干脆把这些本子全部扔掉了。当然我现在还会用本子写写画画,只不过我只是用它来随手记录大脑中瞬间冒出来的想法、写日记或者在做一些需要静心思考的问题的时候才会用这个工具,不再用它来去做读书笔记或听课笔记了。

02 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是一款非常适合于收集碎片资料和记录自己想法的工具。我平常的文章都是先在印象笔记中写好来,有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写作课题的时候,我会立刻打开印象笔记来做记录。

用印象笔记记录了读书笔记和碎片信息之后,我又开始尝试用印象笔记来做听课笔记。但我发现印象笔记做听课笔记不是特别的适合,尤其是像参加训练营那种课时数比较多的课程。印象笔记所记录下来的听课笔记,各个内容都是独立的,缺乏连接,也没有办法做到一览全局,同时在视觉表现上也不太适合于做分享,更适合于自己个人阅读。

一个让大脑乐于阅读的笔记,需要充分调动左脑的逻辑分类和右脑的图像和色彩,满足以下的4个要求:

于是在看过了很多有关记笔记的书之后,我找到了适合自己做听课笔记的工具——思维导图。

03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由东尼·博赞先生发明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把大脑当中思考问题的过程,进行发散式的无限的延伸,一览全局、灵活扩展、图文并茂,我们可以通过创建链接的方式建立各个导图之间的联系,让我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传统的思维导图是像下图所示的这种像八爪鱼一样往四周进行发散的形式。

为了适应现在竖屏读图时代的需求,又延伸出一种竖屏导图的形式出来。下方的图片就是我制作的《寺昆老师的321表达法》的竖屏导图笔记。

这个课程我当时听完了没有做任何的笔记,之后完全想不起来里面讲了些什么内容,甚至有点都不记得自己买过这样一门课程。

当我学会了用思维导图制作听课笔记之后,我就把这套课程做成了导图笔记,课程一下子就变得记忆深刻,以后忘记了我只要打开这个导图笔记,精华内容就会马上浮现在脑海中了。每个系列课程都会在导图的第一页制作一个这样的目录页,这样可以了解到整个课程的安排,还可以通过各个课程右侧的链接图标,快速跳转到相应的笔记页面。

如果是参加训练营的课程,我还会在这个目录中随手记录训练营中老师和同学分享的一些精华资源,这样就不用费力去爬楼了。

在课程结营前我会分享一张这样的知识地图,不仅得到大家的一致夸赞,也让我链接了不少同频伙伴。

现在我每次听课,都会制作思维导图的笔记,这一张张导图,就像是一颗颗珍珠。在我备课、写作的时候,突然间想到这个知识点在某节课程里面有讲过,我就会到笔记资料库中搜索,立刻就能让我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自从学会了制作导图笔记之后,我的学习效率至少翻了一番。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成为一个高效学习者,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效率不高?也许是你用错了笔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