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人格谜题七章181-190

用人格特质理解行为

关于人格类型学概念近些年渐渐兴起,有专家认为,人们之间的差异不是来自于他们在自我控制这一连续维度上所处的或高或低的位置,而是因为人们可以分为两类:高自控性和低自控性,所以在他们看来,你的得分并不能代表这个概念描述你的程度,只是反映了你是高自控性的可能性,得分越高,越可能是高自控性。

艾弗萨洛姆凯斯陪报告了这方向的惊人进展,他将样本中所有人的得分进行两两比较,区分出了五种人格类型: 有自我复原力的人,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和人际影响力。一杆的过度控制者是呆板的,过于拘谨的,不能适应环境的。不安的过度控制者是冲动的,有反社会倾向的。延迟的自我调控者在儿童期不能适应环境,但是成年后适应良好。缺乏道德的外向者,在儿童期适应良好,但是成年之后出现各种适应问题。

当想到人格类型的时候,我们心中常常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由类型学取向区分出的不同类型的人格之间,是否真的存在质的区别而非量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使用传统的特质测量取向无法获得的吗?但如果真的像苹果橘子问题那样的话,人格类型理论的发展将得到极大的鼓舞。可惜事实上答案却是否定的,最新证据表明知道一个人的人格类型并不帮助预测她的行为,而用来阐释人格类型的特质却可以。

一种人格类型代表一个人在大量人格特质上所处位置的整合。

人格从何而来?去向何方?有关人格发展的问题,涉及人格的起源以及人格在生命过程中是可变的,还是稳定的?简单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人格特质的发展,源自基因素质和早期经验的结合,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由于身体和心理成熟的作用,人格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的人生经验和挑战将毕业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

认为人格会变的答案来自于另一种人格稳定性的分析。如果每一岁时都计算出人格特质的平均水平,因此考察随着年纪变大,人们是否有变化。这是与人和差异的稳定性完全不同的问题。举例来说,想象三个儿童的宜人性得分分别为20,40和60,当它们成为青年后,再重新施策,发现他们的分数分别为40,60和80。他们的等级次序稳定性非常好,两列分数的相关系数为1.0。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他们的宜人性得分增加了20分。所以在同一时间内,他们表现出了高的等级次序稳定性,他们特制的平均水平明显提高。

看待这些结论时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这些图描绘的是特制的平均变化趋势,也就是说这些变化并不是对每个个体都是用的,有些人会在年老之后变得更有社交支配性,而且不招人喜欢。但是罗伯茨等人收集的数据表明图7.2确实表示了多数人的一般变化趋势,个别的不同,只是极少数。第二,这种模式与发展心理学的传统观点相差甚远。传统观点认为,人格发展主要发生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早期之后就趋于稳定。然而,新模式却表明更多的变化不是在儿童期甚至青少年时期发生的,而是20岁到30岁的青年早期完成的。第三,这些发现表明(并非证明)人格变化是人生中社会角色变化的结果。在人的一生中,成年初期是一个巨变。在北美和欧洲文化中,20到30岁是一个人离开父母,开始职业生涯,寻找伴侣并组建家庭的时期。这要求人格发生相应的变化。最后这一发现还表明,用年龄衡量一个人的人格发展阶段,并不是很精确的方式。关键的不是年龄,而是特定时期的生活环境。提及人格发展时,最关键的因素不是你的年龄,而是你曾经做过什么,或者再加上你现在正在做什么。

人格测评的应用已经超越了其预测行为和绩效的作用。当我们认识到哪种人格特质,与某种具体的行为相联系,以及这些特质如何改变着我们的生命轨迹,我们可以对人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那么做了解更多,我们已经看到人格测评是如何将以下问题阐述明白的:儿童如何延迟满足,为什么一些人心存偏见,滥用药物或者抑郁,不同人生阶段的任务如何影响我们成为一种什么样的人。这种理解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是科学最重要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