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重要性

一个家庭的家风决定着一个人长成什么人,优良的家风能培育优良的下一代。前几天我学习了杨善洲统治的家风,真的特别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杨善洲曾言:“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这是他毕生坚守的大义。有此大义,故能一诺千金。为了让大家相信“共产党人说话算数”,他曾在身患疟疾时,冒着暴雨,披着蓑衣,一步三滑赶6公里山路进村与老百姓开会;为了履行退休回家种树的诺言,他扎根深山22年,风餐露宿,一锤一镐,让荒山野岭变茫茫林海。他这样解释自己种树的原因:“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去照顾家乡父老,他们找过多次,我也没给他们办过一件事,但我答应退休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诺言就要兑现。”在位时不能回报桑梓,退休履诺发挥余热,有诺必践体现出高尚节操。信守诺言也体现在他的家风之中,他的孙子在林场因违约被罚款300元的故事,就一直在保山广为流传。

有人问过杨善洲,为什么能一辈子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不变?他说:“为了报恩。”为了报共产党让他佃农翻身做主人的恩,他勤勤勉勉一辈子,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官从政;为了给年幼时帮衬照顾自己的街坊报恩,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厌细琐、踏实做事为民服务。“这一切是共产党给的,我要为党做事。”“家乡父老乡亲给予的恩情,我一辈子都难以还清!不懂感恩的人,简直就不是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将无人照料的老邻居接到林场照料,给对方一个衣食无忧的晚年;他给没钱上学的孩子筹集学费,支撑起后生晚辈成长的希望;正式退休后他带着妻子走访老家亲戚,对为官多年缺少关照的亲戚表示歉意,对亲戚多年来给自己家庭的帮助表示谢意……一举一动,无不闪耀着至仁至善的人性光辉;润物无声,濡养着友善待人的淳厚家风。

杨善洲出身贫寒,历经磨难,心怀感恩,勤勉为政,克勤克俭,濡养了自食其力的良好家风。虽身居地委书记之位,却为了给老百姓示范“包衣种子”的做法,徒手搅拌牛粪、灶灰。年轻干部不愿动手,他说“这人要锻炼,他怕脏”。面对家里蓬牖茅椽、房屋漏雨,他回复家人,“我没有钱,你们要暂时克服困难,漏雨就买几个盆接一下”。他始终保持平民干部的本色,戴草帽、穿草鞋,当地干部称他为“草帽书记”。用他自己的话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不图名,不图利,图的是老百姓说没白给我公粮吃。”这与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体恤民生疾苦、不珍惜物力维艰、“四风”问题突出的落马“老虎”比起来,可谓天壤之别。“吃饭有口锅、睡觉有个窝”的朴素心理,始终贯穿于杨善洲修身、治家、立业的全过程。而这种近乎“苦行僧”式的勤俭,只体现在自己和家人身上。熟悉他的人说,在对外人上,他用钱很“散”,看到谁家生活困难,他就掏钱买粮食棉被,看到哪个生产队没种子,他也掏工资去帮着买。

杨善洲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下村时所住农家,觉得伙食差对不起他,偷偷退回2角饭钱,他赶百里夜路还了回去;小女儿即将分娩,老妻要来看看,借用了林场公车一次,人一到家,他就付了376元路费;小姨子家盖房子需要木料,他要求必须申请砍伐证,砍伐时超出批准范围被罚款1500元,也得老老实实交钱。杨善洲说:“权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只有为党为人民。”心底无私天地宽,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一心想的是工作,才能摒弃私心杂念。

斯人已去,家风犹存。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家风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它们告诫党员干部:只有廉洁公正、摒弃私心,才能把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变成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人留下的好家风代代相传,恪守家规的后人们,不伸手,不特殊,诚实劳动,自食其力,个个努力做一名好公民、好党员、好干部,在当地广受称赞。他们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建设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些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让它们成为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风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