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医美道理,却依然挣扎在生死边缘

当前的医美市场就像钱钟书老先生写的《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进来,而城里的人拼命想出去。当医美市场从蓝海杀到红海,海里礁石林立,弄得水里游泳的人遍体鳞伤,但每个人都以一种十分享受的表情游动着,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狼狈与不堪。但正所谓:“海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游”。

图片发自App

目前医美市场上85%以上的医疗美容机构是民营机构,于是悲剧就这样毫无征兆,却又命中注定般的开始了!

首先,民营医美机构基因问题。医美机构打一出生就具备了像公立医院一样的医疗基因,但很遗憾,它不具有公立医院的体质。于是医疗卫生部门不断强化监管,但却没有像公立医院那样的政策扶持。没背景、没政策,有的只是隐忍、坚持与对美好明天的渴望。每年315消费者日,各种与整形美容相关的负面报道就层出不穷,各种不争气,给卫生监管部门丢了脸,好像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于是对正规医美机构监管更严。有时我就想,哪个公立医院没有太平间,难道太平间真的太平啦,改仓库了吗?怎么没人去报道一下呢。哎!忍着吧。

图片发自App

其次,医美机构医生挂证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现在医美机构批准开设的越来越多,而具有主诊资质的医生就那么多,所谓“僧多粥少、狼多肉少”,于是甭管你七老八十,能不能做手术,只要还有口气儿,把证拿来能注册就好,而这也就衍生了手术医生与注册医生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机构的经营成本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记得有一年卫生监管部门开会,领导在会上说“我们区一共300多家医美机构,具有美容主诊资格的医生不到200人,神奇的是所有机构都完成了今年的校验工作,也就是说每一家机构都满足了主诊医师资格”。其实这就像两个人下象棋,时而五子连成一条线,时而推倒糊五万,虽然诡异程度不亚于惊悚片,但大家心知肚名,下的不亦乐乎,怎么玩不重要,大家开心就好。哎!没办法。

图片发自App

再次,医美机构客源问题。马云说:“创业就是今天很艰难,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都死在了今天晚上”。这句话深刻的告诉我们,活下去很重要。民营医美机构天生就是旱鸭子,扔在水里就能无师自通的学会游泳。我们都知道渠道合作会分走一半以上的利润,但当民营机构没有过多的财力投入广告获取终端客户的前提下,渠道合作似乎是一条最好的选择,至少能让自己先活下去。于是明知渠道进行了过度包装,我们选择了曲意逢迎;明知渠道分走了大部分收益,我们选择了隐忍退让;明知渠道顾客属于过度医疗,我们选择了视而不见。于是我们自觉不自觉的就站到了求美者的对立面,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如果像李嘉诚一样有钱,谁都愿意日行一善。哎!要生存。

图片发自App

最后,纠纷解决问题。如果说医美机构问题多多,那一定是通过术后纠纷折射出来的。术后纠纷无非两种情况:第一,顾客无理取闹或者对手术效果预期太高。第二,真的是手术问题。对于第一种问题我们一般选择了针锋相对、拖延疏导,因为我们觉得正义站在我们这边。那针对第二种问题呢?当正义已经不占在我们这面,我们绝大部分机构依然选择了如上的解决办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奈。如果是渠道顾客,渠道分走了大部分的利润,而让医美机构承担所有责任,渠道不退款,机构心有不甘,不赚钱就算了,还要赔钱。如果是自己的医生做的终端顾客,即便机构想退,可手术医生并不会认为自己的技术有问题,机构你愿意退就退,但我的提成不能少。于是机构也选择了拖延。看到了吧,渠道是上帝、顾客是上帝、医生是上帝,就机构是跪在下面的信徒。民营机构赚着买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儿的心。哎!不得已。

图片发自App

纪伯伦的诗《先知》里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我们就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每个医美从业者都有一个让求美者变美的梦想,都想陪着顾客走过岁月流年留驻青春。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冰冷的现实扇了你的左脸,你还要把右脸凑过去时,不是疯了就是傻了,这个智商就不要从商了。我们不是圣人,挨打也疼,喝多了也吐。

医美市场需要规范,如果有人倡议,我愿意做个追随者,如果没有,那我愿意做个倡议者!

茹小山

2019年12月10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医美道理,却依然挣扎在生死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