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家长与孩子的成长合作,在呵护天性与护航成长中平衡

我常常被很多家长问起“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老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吗?也有人认为是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吗?

其实都不是,作为学校教育战略咨询专家,我发现世界上最杰出的小学,永远在做两件事的平衡,一是呵护天性,帮孩子找到自己的路;二是护航成长,目的是引导孩子相信真善美。

所以,这些小学通过各种方式将课程设计成充满好奇、激发兴趣、持续探究、游戏体验的学习过程,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

所以,呵护天性和护航成长的平衡就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了。

但很多小学的现实情况是几十人一个大班,只能通过统一的要求指令让所有孩子齐步走,很难实现真正呵护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与孩子的成长合作,不只是学校的任务,你也要在家里多为孩子创造机会。

分享技巧之前,我先说说身边两个家长的做法。

第一位是一个爸爸,他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动手做实验,而学校无法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于是,爸爸把家里的阳台改装成了用孩子名字命名的实验工厂,并让孩子来制定实验室规则。孩子一下子充满了责任感,一有时间就钻进实验室,忙个不停。

还有一个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发现孩子对宇航员的任何知识都特别感兴趣。于是,他在孩子卧室里能看到的地方都嵌入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元素,连灯的开关都贴上了NASA的LOGO。这一切让孩子特别积极地像宇航员一样去设定目标、制定规则,并接受挑战。

四个锦囊,与孩子的成长合作

怎么能像这两位家长一样,与孩子成长合作呢?我送你四个锦囊。

这个锦囊的原创者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在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中,每当有家长来求助,他都会提供这个锦囊,并且一再叮嘱一学期为一个疗程,坚持下来就能看见效果。

随时表扬,要做到不怕重复,逢人便夸。

比如家里有客人来,你可以展示一些孩子平日的规划、作业成果、兴趣作品等等,然后当着孩子的面表扬他的努力和进步;再比如在小区和邻居聊天,可以和他们分享孩子最近做的让你自豪的事。

这样的表扬不怕重复,哪怕听到孩子不耐烦地嘟囔“好了好了,别老提这些了”也不要停。

定期批评,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开透明。

比如爸爸妈妈可以在每周一次的家庭例会上,指出孩子最近的一个主要问题,然后全家一起讨论、协商来找到解决办法。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批评的是问题,不是孩子;二是批评的是“我们”的事,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这就完成了第二讲所说的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随时表扬,定期批评”这个锦囊需要随时练习,直到内化成你的行为习惯,因为这是在帮孩子形成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两个品质——责任心和自信心。随时表扬,会让他更有自信接受挑战;定期批评,会帮孩子解决问题、担起责任。

第二个锦囊,传递赞美,润滑关系。

既然是传递赞美,它就是双向的,包括在家里利用各种机会传递老师对孩子的赞美,也有到学校开家长会,或者和老师私下沟通时,传递孩子在家对老师的赞美。

你一定知道,孩子常常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因此,传递赞美会让你成为师生关系的架构师和润滑剂,孩子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传递老师的赞美,我提示一点,就是家长会后你要及时向孩子传递老师的赞美。尤其一个正提心吊胆等你批评的孩子,得到的却是老师赞美的信息,他会受到莫大的鼓舞。

那怎么传递对老师的赞美呢?

你可以重点抓住对老师来说,最犯怵一个场景,就是家长群。

如果孩子学校的家长群里有老师,在群里交流的规则有两条,一是向老师的辛勤付出表达赞美。注意不是说空话,而是要有细节。

比如,老师在群里发了孩子吃午餐的表现,你看后可以回复“感谢老师第一时间发来照片。看到孩子比家里吃得香,我就放心了。一定是孩子在学校吃饭更有规则感”。

二是用分享经验的方式回应老师的信息。

比如还是吃饭规则,你第二周可以在群里回应,“借鉴学校里的用餐规则,我们全家也制定了三条规则:1.家长不在饭桌上看手机;2.孩子要均衡营养;3.不把饭菜挑到孩子的碗里。试用一周很有效果,和大家分享”。

其他场合,尽量少说话就是对老师的最大理解。

第三个锦囊,为孩子组织一个小团队。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矛盾,既担心孩子交不到朋友,在学校太孤独;又怕孩子交友不慎,沾染上不良风气。有的家长还怕管得太严,反而变成孩子的对立面,只能选择观望等待。

我的建议是与其这样,不如主动出击,为孩子组织一个小团队。邻居、同事、闺蜜的孩子,都可以吸收进来。哪怕年龄略有差异、不在同一所学校都没关系。只要有意识地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聚会、画展、电影等,让孩子们常聚在一起。

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自组织小团队好处很多。

首先,它能帮孩子认识规则。

当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参观,一起学习时,谁违反了规则,就会受到来自团队成员的压力,这会促进孩子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其次,让孩子学会让步和妥协。

小团队具有社会化功能,帮孩子意识到世界不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愿意做的事团队中的其他人不一定感兴趣。发生冲突时是要维持友谊还是坚持己见,怎么做能受到团队其他成员的欢迎,这些都是孩子解决问题时要思考的。

这样,在一次次团队活动中,孩子知道了哪些是原则和底线,一步步从自我为中心走向团队的共同目标。

而且,这个小团队一定要尽早组织,如果你不提前,那孩子迟早会自己形成一个小团体,这时候你再干预介入,就会出现冲突,很难掌控局面了。

其实,小团队也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是孩子成长的得力助手。

第四个锦囊,培养孩子“学会输”的能力。

尤其是今天的孩子,从小报了各种兴趣班,拿了证考了级,走进小学的时候个个身怀绝技,都想着怎么把别人比下去,学习“输”实在太重要了。

你可能会说,在学校,孩子会经历各种竞争和比赛,不是有很多“输”的机会吗?

按理说,学校确实是让孩子“学会输”的最安全的地方。孩子可以通过体验各种课程、参加各种社团、经历各种机会、扮演各种角色判断出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优势在哪里,短板不足在哪。但现实情况距离达到这样的目标还有差距,还需要时间。

所以,只靠学校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家庭给孩子补上这重要一课。

比如,孩子和妈妈下棋总是赢,那你要建议他去找棋艺更高的爸爸切磋。如果输了,你要观察他输棋的状态,是着急、委屈还是不甘心?等下完棋,他情绪平稳了,可以请他说说“输”的感受,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哪些“新招”?下次准备什么时候再和爸爸对招?有没有信心翻盘?

这里要特别提醒你,让孩子学会输不是为了输,输不是目的,而是要体验过程。孩子经历过输,会懂得如何平衡心态,如何管理情绪,如何找到位置,如何作出决策。

本讲小结

给这一讲划个重点:

第一,呵护天性,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护航成长,引导孩子相信真善美。

第二,与孩子成长合作的四个锦囊是:随时表扬,定期批评;传递赞美,润滑关系;组建一个小团队;培养孩子“学会输”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