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步步构建无往不利的系统

系统构建是立足于个体的,每个人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就是说强大的、运作高效的系统是发源于自身的禀赋、心理、资源和技能。

别人的思想精华或者系统体系可以借鉴参考,可以酌情吸收,但一定是有自己的系统作为前提,否则精华就是碎片、甚至干脆无法理解,转化不成自己的东西。

我从小被母亲灌输“蟾蜍爬滑石”的描述,所以性格底色是爱折腾,这是可追溯的、一切后续的发端,那该怎么把“爱折腾”发展构建成终身受益的系统?

既有运气的成分,也有后天的努力,运气的作用占到8成。

年少得遇大智慧的高僧用心指点,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心法,现在想来,师父应是一眼看透我的禀赋和前路,于四万八千法门中独挑一品,更关键的是:在青山掩映的小院中,菩萨座前,在那一刻福至心灵,我听进去了,并切实的践行一世,向所有人请教,最终形成系统支柱之一:万物皆备于我。

一点灵慧种福田,其时我13岁,这发端就是我的福报。

“爱折腾”底色之上有了第一条构建体系的战略性支柱:向所有人学习,此后行走江湖,虽然正是血气方刚,难免意气,但心态极谦虚、身段放得极低,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基本很快就具备了生存技能以及抓住第一次机会,很是艰难的赚到了第一桶金。

过早接触社会,见惯三教九流,跟正常大学毕业才进入社会的同龄人相比,我早开了八年的眼界,而所谓“开眼”,本质是知道了什么是真实。大千世界、万般气象,不同的场景和环境有不同的语言和游戏规则,身入一线、穿梭阶层,最大的体悟是:必须不停的成长才能适合多样的场景。

至此,“爱折腾”正式升华为“不断成长”,人生系统的核心支柱成型,所以需要持续的用各种方式学习、确保每天进步。“不断成长”+“万物皆备于我”的双飞轮系统相辅相成,保持开放、甘于处下、如饥似渴的向所有人学习,在西单图书大厦读书遇上了徐小平老师的新书签售,产生了出国看看的念头,随后准备的两年时间里遇上了改变我人生的两位同龄人,一位让我看到了真正权贵的生活方式和思维逻辑,另一位则是给了一个赚钱的机会,市井街头练就的分辨真伪的技能,让我瞬间抓住没有错过。

出国后还是不上课,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在社会上实践,因为带我的同乡捞的是偏门,所以见识了普通人一辈子都接触不上的另一个世界,也难怪,正常留学生只能找餐馆里刷盘子、超市里的收银员以及洗衣店里的工作,每小时7-9刀,每天最多3-5小时,我们在码头争食,虽然很苦,但每天可挣200-300刀,利益聚集必有纷争,本就不是学生能去的地方,站得住脚得用拳头说话,我和我兄弟那是每天打出来的生存空间,也是打回来的尊重,那不到半年的经历让我悟到最重要的认知:人生就是混圈子,混圈子要交投名状。

此后一边游离于兄弟的黑暗世界,一边那仅有的、打回来的钱请一位舍友吃喝玩乐,他是凤凰卫视分部的摄像师临时工,有拍摄任务尤其是重大场合就会带上我,这是那个时候草根见识高山、我能想到唯一的方式,近距离观察站在世界顶端的那群人,每一个人都是一座高山,值得反复学习,那会儿就想要是有机会给这样的人当学徒,那该是多大的机缘啊!也是从那个时候有了构建系统的萌芽。

听了时任首富Parker先生的慈善演讲,有了“做金钱主人“的认知;参加了青崎先生《穷爸爸富爸爸》签售会,知道了原来房产是可以这么玩,两个月后返京,奠定了一生的财富根基。

此后独居南天寺旁的Wollongong,深居简出,整日读书,读大量的书,对世界的认知逐渐成形,也习惯了思考。这期间经历外婆外公、两位好朋友在半年内接二连三去世,悲痛至极,一度在放荡形骸中麻醉自己,身体差到了极点,终于是只差一口气就挂了。有了生死体验,才开始重整山河。

因为想要把房价上涨的赚钱模式复制化,就想着弄明白到底是什么道理,硕士选择了金融,平生第一次是自驱动的在学习,读大量的论文,写自己的论文,毕业之后养成了成体系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思维。

至此,思维系统第三大支柱”科学精神“终于到位,”不断成长“让我保有持续学习不竭的动力,”万物皆备于我“让我有开放包容、甘于处下的谦卑心态,”科学精神“则让我习惯站在知识的源头,最高效的吸收最有价值的知识,三大支柱就是我系统的根基。

我的专业是资产配置,职业交易员出身,这一行想要生存下来就是要拿真金白银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面对不确定的复杂系统,最好的朋友是理智、耐心、概率,标准倒是简单,盈或者亏,亏了的就被淘汰,盈利的就是活下来的,我能活到现在,自然被雕琢成了数据分析、提前准备、果断取舍的专业系统,十几年间用深入到了骨髓,与人生系统相融,形成了全新的、运作顺畅的系统,一言以蔽之:先为己之不可胜。

不停进化、用科学精神持续学习是自身的修炼,概率思维、耐心做事是应对外界的修炼,整个系统就是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做到最好,自己不可控的地方”以待敌之可胜“。

人生系统终得大成,剩下的就是历练和火候了。

这个时候,顺理成章的,关键的问题就是:怎么能有足够的历练和火候?

以我习惯构建系统的思维模式,自然由此衍生出来一系列问题:

这个历练和火候是不是也可以构建系统?

针对”不断进化“怎么构建系统?

”万物皆备于我“呢?

怎么才能构建如洪炉大冶般的历练系统?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分析,得出几个关键的因素和条件:

1、趋势;2、情报;3、圈层

趋势就是利益聚集的方向,也是众争之地,必然汇聚最多的资源、以及这世上最厉害的人中豪杰,所以用尽全力往趋势上扎,那么趋势在哪里?

答案:战略方向是《十九大报告》,没有之一;战术层面比如《新闻联播》,权威媒体,以及民间很厉害的趋势判断者,以顾子明明公为其中翘楚。

情报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情报流淌在各个圈层之间,这个时候就自然得出了结果:混圈子以及构建圈子,高质量的同侪圈是最有效的成长环境。

分析出方向,那么该怎么落地执行构建系统?

按照《报告》里指出的方向,每一个领域必然有一个结构洞,花更多的资源找出来并建立信任。以我自己为例,科技既然代表先进生产力,又在《报告》里排第二顺位,结合我的资源、技能,不是高科技技术出身,那么可以参与的方式有且只有一个:找到投科技的头部基金投进去(混圈子要交投名状)。收益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进入走在世界前沿那帮精英的圈层,给自己一个被动成长的环境,以及未来掌握话语权的机会。

《报告》里排在第三顺位的是文化产业,文化是个无比庞大的概念,这就需要仔细分析自己现有的资源,才有可能以某种形式展示出来。文化的底层是思想共识,所以文化产业就是做一个能激发精神需求的东西,想明白本质,就会发现读书、思想、慈善、信仰等等,全是可以凝聚共识、聚拢资源的事情,越崇高越好,在世俗中接触不到的牛人,可能就会因为某个崇高的共识聚在一起。

到了这一步,结果是水到渠成的。我出生于五台山,这就是天然的信仰聚集地,只需要在自己的家乡做出来一个东西吸引更多的人。两年时间,从云端到落地,禅院就是众人思想、建议精华的产物。再说思想,莫过于读书,于是在杭州这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参与落成空间体验式书舍,发起读书活动,创业书架;另外还成立慈善基金,专门做慈善相关的活动,以前虽然每年都会做明星的义演晚会,为其慈善基金募捐,但自己终究不成体系,现在围绕文化,终于构建成自己全套的系统。

禅院或者书舍只是我自己的资源可以落地的呈现方式,本质还是聚人,聚普通意义吸引不来的人,高人聚集,圈层自成,情报当然也在其中,而我自己所有的时间要么在构建系统上,要么就在与各式各样的牛人相处中,这就是我给自己构建的洪炉大冶的历练系统。

钱在趋势和进圈子上,人在不断进化和构建圈子上,2019年,我的系统终究大成,干的是很纯粹的读书、修行、与牛人交流等最喜欢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一步步构建无往不利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