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情绪管理从识别心理状态开始

有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情。

在媳妇学会开车后,周末让她开着车,陪着回县城,自己坐在副驾驶给壮胆。

没想到,自己这个壮胆行为,却给媳妇带来了愤怒情绪。

因为他当时不停地指挥着人家,要慢点、快点、打方向、超车、握好方向盘,一阵唠叨后,受不了了,俩人在车上吵起来。

他说,当时自己还觉得委屈,这是“为你好”,为啥不领情呢。后来,媳妇告诉他,不厌其烦的唠叨,早就惹人烦,真想把车开到路牙石去。

他才有些幡然领悟,人家有脾气,完全是自己导致的。

也就是说,情绪管理要首先指向自己,体会自己是否给人带来压力,导致情绪波动。而这些首先离不开自我心理状态的识别。


识别判断自己心理状态,是情绪管理前提

心理学家詹姆斯有个“意识流”说法,是指人的心理状态始终处于不间断的流动中,好似奔腾不息的河流,充满各种念头、想法、感受、行为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主体我”。

而情绪状态就是要识别意识流中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区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不正常三种,对于情绪管理来说,主要应对后两者。

因为,心理健康的人,人家能够合理表达诉求,管理与调节自己情绪水平已经非常高。

心理不健康的人,就是那些缺乏“自知之明”的人,表现为爱唠叨,说话啰嗦,表情紧张不自然,小刺激大反应,喜欢讲大道理,以自我为中心。

例如,上面说的朋友事例,明知道媳妇刚刚学会车,心里原本紧张害怕,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听了唠叨早就厌烦了,还是没有觉察,就是心理不健康状态。

当能够识别觉察到这一点,也就具备了自我管理情绪能力。

心理不正常的人,是不合心意就指责埋怨愤怒的人,表现为趾高气昂,盛气凌人,习惯骂人,甚至动手打人。

如果说心理不健康者还是压抑情绪,压着火,试图讲道理,那么心理不正常的人,就是宣泄情绪,引火烧别人的身,唯恐事情不够大,通过不理性行动处理情绪。

这二者的典型例子,就是“唠叨者”和“路怒症者”。

为此,情绪管理就是迅速识别出来自己属于何种心理状态,尤其是不健康还是不正常。

一旦我们能够判断识别好自己情绪状态,面对别人情绪问题时,也就能够快速应对。


留心生活小事,情绪管理从自我反思做起

五一假期,由儿子开车,我们回一趟农村老家,涉及几件情绪管理事情。

一是手机自动导航与人工导航出现差异,两个导航拿不准,究竟以哪个为准,二是高速堵车改走乡间小路后,考虑通行顺畅不,三是反复告诉握方向盘要在3点与9点处,打方向盘要规范,换道要打转向灯。

这些事情说过一次两次,没问题的,可以接受,不过一次次唠叨之后,就会引来人家情绪。

最后儿子说,“咱就听导航的”。听我说了好几次行车注意事项后,不得不对我说,“哎吆,亲爹来”。

人家出现情绪问题,看似是对方没有管理好情绪,实际上却是由于自己引发,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

这时候略微留意,稍稍觉察,就知道心理不健康的是自己,而非看似不接受“建议”的对方。

打个比方,我们学车时候,教练总是一副不耐烦,认为“笨死了”,有个朋友就被教练训斥,“我看你是一辈子也学不会开车了”。

这不过是技术熟练者和尚未入门者的差异所在,是正常现象,如果我们学技术一学就会,那就还用教练干嘛呢。

这时候,是那些教练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了,应该调整情绪的是他们,而不是初学者。

反过来,学习情绪管理技术后,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就可以迅速判断出来,是对方心理状态不健康,自己就不会被催眠和被误导,从而坚定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恼怒去吧!

识别出来心理状态后,就可以适当应对。

对于心理不健康者,要用心理方式处理,也就是别讲道理,要反着说,婉转说,间接说,提问说,简洁说,少说。

对于心理不正常者,要顺着说,不说,待到心理状态正常后,再来沟通处理。

当然,这些心理不健康或者不正常的人,表现出来是情绪失控,根子则在于人格特点、心理障碍、心智不成熟等问题上,这是另一个话题。

管理情绪,从我做起,更加具体的说,就是从识别自我心理状态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好情绪管理从识别心理状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