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老了的冯唐 高崇评读《活着活着就老了》

“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如厕吃饭,长胡子又刮脸,感觉自己原地转圈,世界无聊静止。但是一些小事物提醒你,世界其实是运动的,比如银行户头里逐渐减少的存款,比如脸皮上逐渐张大的毛孔,比如血管里逐渐下降的激素水平,比如脑海里逐渐暗淡的才气,比如心中逐渐模糊不清的一张张老情人的面孔和姓名。其实,自己是在原地下坠,世界无情运动。”

一开篇,就大段引用本书中的内容,是不是太过分了?比我更过分的是冯唐,如此具体,如此贴切,如此生动地描述衰老过程的文字,居然没有出现在《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中的同名文章里,而是作为了另一篇文章《读书误我又一年》的开头。

冯唐的大名,在爱读书的群体中,无人不知。我就不再按照惯例做生平介绍,不过,从作品的角度如何看待他,还是有必要简要说一下的。他的随笔比小说写得好,小说比诗歌写得好,他却以诗人的称呼为荣。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已然名利双收,文学界有他的一席之地,商界有他的一席之地,如今因为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娱乐界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如果我是冯唐,在高兴之余,可能还是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这个人从地球上消失了,将来哪部作品能够代替我继续影响世人?似乎看不到哪一部作品,可以被当着代表作来流传后世。如果按照冯唐的“金线”理论来衡量,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金线之上,不过,这是不够的,能够穿越时空让人们瞩目的作品只会在金字塔的塔尖上。所以,冯唐还需要继续攀登。

我们来走近冯唐在进阶之路上的重要作品《活着活着就老了》,没有读过他的小说的人们,很多是通过这本书认识他的。他在这本书中的文笔轻松又犀利,风趣又老道,写人写事入木三分,讲起道理来也是鞭辟入里。本书是散文随笔的作品集,什么话题都有,主要分为四大类,写书,写人,写事儿,写地儿。

我着重讲一下冯唐对别的作家的点评。作为北京籍的他,自然会在书中谈到同为北京籍的前辈作家,王小波和王朔两位大咖都没能逃过。他在本书的《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一文中,试图对王小波做盖棺定论,不过,在我看来,没能盖住。他总结了王小波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优点:“有趣味”, “说真话”, “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缺点:“文字寒碜”,“结构臃肿”,“流于趣味”。补充一下,我认为,王小波倍受追捧与争议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文笔,而是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启蒙者,他就像一个化外高人,在文章中以风趣幽默的方式,对当时的社会现象与形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与批判,点醒很多“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们,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当然,争议最多的是王小波小说中粗粝、直白、不太雅致的语言风格,也许,这样的风格与小说中那个荒诞的特殊时期是契合的。至于文章中的文笔,几乎无可挑剔,现在读起来,同样受用。题外话说多了,等到讲评王小波的著作时,再详谈。

谈到王朔,可能忌惮于他在文坛的地位,且人还在江湖,似乎没有谈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在《大片王朔》中好像在回避什么,顾左右而言它,或许冯唐是对王朔本人及他的作品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浅谈一翻,点到为止,挺好。

他评董桥足够辛辣。董桥无疑是认真作文的作家,他六十岁时自语:“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冯唐借用这段话,做了一翻新解,来讽评长辈,似乎不妥,我都不好意思引用。不过冯唐后续的观点,我是十分认可的:“用功的地方不是如皮肉的文字本身,而是皮肉下面的骨头、心肝、脑浆。”有多少作者都进入了误区,把文采视为了才华,那只是表象而已。

冯唐还在本书简短地谈到了古龙和金庸,属于言犹未尽,隔靴搔痒的那种。他出版这本书的时候,虽然已到不惑之年,但在这些功成身退的前辈面前,只算是初生的牛犊,且不怕虎。

一开篇,我谈到了衰老,接着又谈论了作家,再接下来就要准备收尾了,其实,这并不是一本只谈论衰老或是作家的书,是我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了一部分内容来讲。书中谈天谈地,谈情谈爱,谈酒谈茶,也谈古论今……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书中一探究竟。

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吸引我的不是冯唐的名字,而是书名。成年以后,身体不断老化,是生命的不可逆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有些快的出人意料,让人猝不及防。当我看到《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中的同名文章后,有点轻微的失望。尽管它的主题与年纪相关,但主要谈论的是文学新势力的冒进和文学本身在当下的演化,以及带给作者的心理冲击。正所谓“冯唐易老”,他似乎开始担心自己老了、过时了,另一方面又看到了一千多年前的经典文句还在新时代流传。老东西,未必都是要淘汰的,也可能会被当做宝贝一样供奉或收藏,只要它足够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活着就老了的冯唐 高崇评读《活着活着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