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下的数据量化思考

      数据量化是指将抽象的概念用直观,具体的数据来加以呈现的一种手段。它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技术,在工具理性,技术垄断的时代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的是,数据量化在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以其客观精确提高了工作与生活的效率。产品的性能与质量以数据形式呈现,使我们能更为客观,直观地各取所需;企业的业绩与竞争力被数据量化,为统筹者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影片,音乐,书本的评价以数字形式展现,为人们自动选择值得一试的精神体验。

      然而,我们在享受数据量化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却错失了更多心灵的体悟与碰撞。书本,影片等的评价榜单为我们筛选掉了那些小众,不入流的作品,于是人们便只乐于去尝试最炙手可热的,而那些小众作品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遗忘。但,你又怎么知道那部被人遗忘的电影,那首不入主流的歌曲不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与你产生心灵的共鸣,抚慰你那孤单的灵魂?西餐厅里的菜肴凭着对于食材,调理的精准用量把控,精致而美味,却远远比不上记忆深处那个属于家的味道。家的味道因亲人的温暖而独特,又怎能用标准化的数据来加以衡量呢?其实,每一样事物在每个人心中的价值是不同的,数据量化的标准可能会抹杀掉那份心灵处的感触。

        数据量化不仅会消磨掉物的价值,更可怕的是,它会使人性的价值黯淡无光。网红作为互联网时代顺势而起的新群体,他们的工作价值是以转发量,粉丝数,点赞数等数据流量来衡量的。当人的价值以数据来衡量,就会有不法分子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提高点击率,人的价值会在这场金钱的博弈中消磨殆尽。工作不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是想办法把数据流量刷上去;学习不是为了提升自我品格,而是竭尽全力将试卷上的分数提高上去。可是,人的价值就这样草草地被一个又一个数据所决定了吗?不是的。我们仍可以看到,一部分的网红真心实意地想要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给每一个人,他们利用新媒体平台不仅向国人,而且面向海外的同胞去传播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像李子柒,美食博主密子君等,她们用短视频的方式诠释自己热爱的领域,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散播。她们人性的价值不仅没有因商业主义变味儿,更是在爱我所爱,影响他人的过程中熠熠生辉。因此,人性的价值是无法用冰冷的数据衡量的,它体现在自我的实现以及自我价值对他人积极的影响之中。

      在技术垄断的当今时代,数据量化已经被视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来衡量人与事物的价值,而它更多的是以静止的角度看待人事的发展。中国人的道德品质一向被西方国家诟病,在素质榜单上中国往往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确,我们国人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待提高,但这并不代表整个群体的特性就被决定,更不代表我们做的每件事都要被贴上“素养不高”的标签。事物的发展是动态的,数据可能只是某一时刻真实状态的呈现,但它并不代表永恒。也许是环境的塑造,抑或许是一个小的触发点,都会赋予人事以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就像这次中国面临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逆行者”的坚韧无私,每一位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我们中国人或许自私,或许素质低下,但这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民族魂一直存在,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迸发,而这场疫情便是对那静止而又冰冷的数据最强有力的回击。

      其实,这种静态的思维方式颇似西方的理性思维,站在客观,冷静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这恰恰和中国的“象形思维”形成强烈反差。“象思维”强调动态整体,用直觉来感受生活,所以儒家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只有顺应天然,顺应直觉,方能乐天知命。而以数据量化生活便不由得有了几分算计利害的意味在其中,我们的心便一刻也不得安宁。诚然,西方化的思想已经全球化,我们已然习惯了用客观理性的数学语言看待问题。伽利略说,自然的语言是数学语言,他没有把人的情感、成就或洞见包括在内。因此,我们需要记住,理性客观的思维模式没有错,但它不能扼杀人的情感,想法与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红经济下的数据量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