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的一位著名的名臣,很多人说,如果把从中国的古代到至今,算做有两个半圣人的话,那曾国藩就是其中的那半个。可是也有人说曾国藩就是一个屠夫,曾国藩的军队几乎毫无军纪,他也屠杀了许许多多无辜的平民百姓。
那么曾国藩他到底应该算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还是应该先说一说他的生平事迹以后,再说一说对他这个人的评价。
在1811年的湖北湘乡,有一个叫曾子城的人出生在了曾家,而他一出生就被全家寄予了厚望,原因是因为曾子成的爷爷曾玉屏虽然在早年的时候不务正业,可是他后来开始发愤图强,于是被让自己的儿子曾麟书去读书,可惜的是曾麟书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一个小小的考秀才的童子试,考了很久,也没有考中,因此这两代人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曾子城这一个小孩的身上。
在6岁的时候,这位小孩就去到了私塾读书(当然他是在这里才被取名叫曾子城的),在他8岁那年,他的父亲也因为实在考不中,所以说放弃掉了考试的这一条路,而选择开始带起了自己的儿子,可是曾林书连一个小小的秀才都考不上,自然也知道他的能力,以他这个能力带他的儿子曾子城,虽然不会让他的儿子走的比他自己走得更远。于是就是自从14岁开始,曾子成便开始随父亲一起去考试,可是考到了21岁仍然毫无结果,甚至在21岁这一次考试中,曾子城认为自己考得不错,结果在发榜的时候仍然名落孙山,甚至被主考官当场羞辱,说文理浅薄。而他的父亲倒也幸运,终于在这一年的时候获得了秀才的名位。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否要继续考试下去,还是找到一个其他的出路呢?
一般人的想法无非就是考或者不考这两种选择,如果不考的话,曾子城可能就会变成像洪秀全那样一个人了,这个两个人刚好是同时代的,而且还有如此相似的经历,全都是考试考了很久都没考上,没准儿就真一起造反去了。
但另一种想法就是继续去考,可是继续去考,按照现在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有什么结果呢?也许不管怎么奋发图强,也只能像自己的老爹一样,最终获得一个秀才的名位就不错了,因为通过这两个人的考试,我们会发现曾子城和他老爹的水平其实差不多,所以就算他再努力,可能也只能获得和他老爹差不多的职位。
可是从这一次的选择中,其实我们能看出曾子城他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的选择虽然是继续考试,可其实是走上了第3条路。
因为曾子城最终的想法是反躬自省,他并没有继续在僵化的路上走下去,又或是像洪秀全一样对外界的种种不满,相反正是因为湖南学生的文告,对他却起到了一个当头棒喝的效果,让他意识到了,其实最终自己的失败并不是外界任何人的问题,而只是自己的问题,正是因为是自己的问题,所以自己才能改正,并且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那么曾子城认识到的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呢?他认识到自己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文笔思路僵化。这其实是在乡村长大的希望能够考取功名的孩子,都可能会拥有的问题,因为在胸腔僻壤,虽然可能会接受着全家人的希望,接受着整个乡村内自认为是最好的教育,可是在越不开化的地方,往往教育也就会越僵化刻板,自然也就不能让自己的文笔和思路变得更加灵活的运用,写出更完美的文章和诗词。
最终曾子诚在自己的家中闭门不出,咬牙发愤,同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对过往所学的有一个豁然通达茅塞顿开的过程,让自己的文笔和自己的思想全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最终他第2年去考试的时候,终于得中了秀才的职位,从此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第3年去考乡试的时候,得到了第36名,举人的职位,第4年入京考试,便在江湖上游历了一番,等到1838年27岁的他再次入境考试中了第3甲的第42名,虽然并不排名很高,可是至少得到了进士的名分。到了朝考,“面试”的时候,曾子城又一次放出了自己的光彩,居然获得了一等的第3名,相当于就是全国第三,并且道光皇帝觉得他写的东西非常不错,于是把他亲自提拔成了第2名。
正是因为他在面试中的如此好的成绩,于是他直接被选为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大好的前程看似展现在了曾国藩的眼前。正是因为他这种反思的态度,才让他最终走出了他被大山环抱的穷乡僻壤之中,而他的这种反思的性格,也为他日后的成功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好处,可以说他最终能成为那半个圣人,跟他的这种反思的能力应该是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的,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强大的反思能力,让他和比自己小三岁的洪秀全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那么既然已经获得了如此有前途的职位,进一步的路应该如何走呢?按照当时京中的一个大潮流,最开始,曾国藩就和他的其他同僚一样选择了混迹官场,打通人脉的道路,其实也就是为着物质的荣华富贵做着斗争。
可是曾国藩再次发动了自己反思能力非常强大的性格,仅仅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一小会儿,他便发现了这条路的问题,自己最开始为了让自己的文笔和思想打开,所以尽到了非常大的努力去学习和用更多的方法,那如果最后的结果就是为了获得一个物质上的荣华富贵,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自己想要的呀,所以他最终没有再选择和这些人一起去混,而最终选择的是从这一个臭水沟中跳了出来,转身用自己的脚走出了一条和其他人截然不同的道路,其实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他为自己的未来找到了很多条,在别人看来根本就不是道路的路,他利用自己的反思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不会一直找外界的问题。
而正是因为它是一种砥砺成长的态度,竟然为他打开了方便之门,在当时清代的翰林院有不定时的大考,也就是在随机的时间内普查整个光疗系统,是否是正常运转,同时在其中找到一些考得比较差的人,打掉考得比较好的人,就可以升迁的速度更快。
在1843年到1847年之内的这两次大考之中,曾国藩都因为自己的用功努力,最终获得了二等,这也让他自己的职位飞速升迁,从一个七品小官升到了从二选的高位,这确实就是整个大清冉冉升起的一枚新星,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与曾国藩的飞黄腾达,整个大清的囯祚却看起来快要结束了,国内有四处的暗流汹涌,国外有如同英国法国这样的强敌,特别是当今的皇帝道光皇帝在最后不想听任何的有意义的建议,他最宠幸的宰相对他的门生说,在现在这个局势下,想要让自己的官位保住,就只要多磕磕头,少说说话就可以了。
不过此时的朝廷中发生了一丝丝的转变道光皇帝下崩了年仅19岁的前锋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并且下诏求言。
此时的曾国藩应该做何选择?是继续保持沉默,做一个好奴才,还是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给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见?
按照曾国藩一贯的性格,他选择了给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见。在现在这个状态下,皇帝求言可能也只是走一个表面的形式,而并不是真正想要获得一些忠言,于是在咸丰元年四月的时候,曾国藩上书:《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为皇帝提出了自己对于治国以及个人修身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可是就如曾国藩所预料的,也是我们后人都能预料的,前锋皇帝说这番话确实也只是走一个表面的形态,而并不想要一些什么实质的意见,所以当他看到曾国藩这一篇痛批自己和封建制度的书信的时候,简直就想当场召曾国藩,把曾国藩斩了。
幸运的是前锋皇帝,毕竟也不是一个完全的昏君,他意识到了曾国藩想要做的事情,正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更好,所以说,虽然他没有听进去曾国藩的意见,可是也并没有对曾国藩做出什么动作,意思就是心意我领了,但是实质的改变吗,再说。
在此时一个状态下,曾国藩也彻底心灰意冷了,在1852年6月的时候,曾国藩听说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便回家奔丧,结束了自己十四年的官宦生涯。
可是以此同时整个大清朝却是民生凋敝,在1851年的时候,洪秀全造反,没多久便连克数城创造了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当时的清军简直就是战斗力为0,咸丰皇帝最终决定死马当活马医,他诏令退休或者在家丁忧的官员变成团练大臣,在当地组织民兵,抗击太平天国。
曾国藩应该做何选择?很明显,按照当时的局势,曾国藩如果想要启示的话,迎接他的可能只有电脑来这一条路,因为大清朝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和太平天国这一个有宗教信仰背景的军队抗衡,而且曾国藩他本质上是一个文官,并没有领过兵打过仗,所以说让他打仗,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
可是曾国藩最终的选择仍然是去打仗,因为他为天下考虑,太平军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这对天下的太平是何等的破坏,是极其的残忍的,但凡一个正义的血气方刚的人,都不可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家乡也正是湖南,而太平军正好把这里给决裂了,所以从自己的家乡的角度,他也应该征兵。同时为他自己的信念所考虑,曾国藩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而太平天国信仰的是拜上帝教,一看这个名字,我们就已经知道曾国藩和洪秀全不可能互相容忍,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的信件不能互相容忍,所以为了名教之继续,他选择以这样自己的一个读书人的身份,去承担这一件千古可能都不会有的浩劫。
当然曾国藩也并没有毫无理智的凭着自己的一番热血就去做这件事情,他有自己的三个方针,首先诸将一心,其次,兵将一心,最后,练兵为勇。也就是说,首先不能只靠武夫,而要改用有仁爱的读书人为将,也就是儒将。其次在统立新军的时候,要有每一个军队的首领来选拔兵长,这样就可以保证兵将是同一心的。最后就是要选择那些憨厚老实的香农作为士兵,而不能选择世界浮华的小人,特别是最好要选择湖南当地的人,这样就可以激起他们对于保家卫国的一种信念,就好比在明朝的时候防守辽东,就是以辽东土养辽东人,曾国藩采用了一种和当时袁崇焕的非常相似的方法。
在打仗的过程中,曾国藩自然受到了许多的排挤和许多的困难,当然在这一次战争中,他也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做人不要太飞扬跋扈,太露其锋芒,而有时候作为一个政治家可能需要更加圆滑,他体悟到这个道理的事件是某一次自己被排挤,可是曾国藩认为自己在朝廷中非常有影响力,非常重要,所以选择直接去要挟皇帝,如果不让自己获得什么什么条件就直接辞职,结果最终果然直接被辞退,这让曾国藩也在日后的处事态度上有了许多的变化。
当然,不管怎么说,经历了许多千辛万苦,曾国藩最终平定了太平天国,而且也培养出了许多学生,比如左宗棠,李鸿章等等,同时他的手里也握着了一只强大的军队,被称为湘军。
可看似曾国藩如此飞黄腾达,却发现他就是在此时落得了一个曾屠夫的称号,因为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只有那些仁者志士才可能会被一个内心的目标召唤,这也是曾国藩一直可以做得到的,可是他的军队却不一定了。所以曾国藩为了让自己的军队有动力,选择让自己的军技变得特别差,军队可以四处杀人抢劫,甚至可以说和太平天国的军队是一个水平的,最恐怖的时候是让整个一个省份的人口减半,在如此生灵涂炭之下获得一个曾屠夫的称号。
不管怎么说,仗打赢了,可是打赢仗的曾国藩却并不安全,因为带兵的人往往是最有危险的人,清朝统治者于是派遣了许多人来围困曾国藩,挑拨他和左宗棠的关系,在暗中中形成一张天罗地网,随时找机会把曾国藩置于死地。
曾国藩的选择无非就是解散自己的军队,或者说隐忍下去又或是从此做皇帝。曾国藩此时手里有一只有声部队,是整个清朝最强大的部队,想要做皇帝自然是一个很简单的路径。可问题在于曾国藩其实还是一个儒家知识分子,就算他让自己的军队四处抢劫,就算他获得了如此大的权力,他也并不想最终觊觎皇帝这一个宝座 他先前做的种种事情就算有好有坏,可是终究是有一个名分所在的,如今他如果突然想要去做皇帝,那其实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也根本不能符合他原本的信念和他做事的种种态度以及价值观。
所以就算做皇帝可以获得荣华富贵,可以让自己不要身处在危险之中,可是他仍然没有做这样的选择,他的选择是制裁自己的羽翼,同时开展能够富强中国的洋务运动。最终正是因为曾国藩这种君子坦荡荡的精神,他躲过了清朝统治者的猜忌,不仅没有限自己于困难之中,同时也让整个大清朝向着一种更好的方向发展了过去。
1872年,在国人一声声喊着骂着说曾国藩是卖国贼的口音中,曾国藩最终离开了这个自己曾有过无限风光的世界。在几年前发生的千金教案中,曾国藩因为认识到了自己国家的错误以及外国的强大,可以说他仍然秉持着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他选择向外国人妥协,最终却被骂是叛徒是外国贼,当然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曾国藩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一切的意义和背后的价值,而不需要别人的评说和外界的看法。
其实说到曾国藩的问题,我们也很容易想起来两个词,一个是程序正义,一个是实质正义,因为对他最大的不好的评价无非就是他带领的军队不严明,我们自然不会否认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作为他在自修中的这种性格和他美好的品质,其实我认为曾国藩因为一直有一个自己内在的信念,所以说他虽然采用了不太正当的方式,可是仍然做出了一件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固然代价巨大),如果我们本身没有信念,可是打着有信念的口号去做一些事情,胡作非为,这才是应该真正受到批评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