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善良的代价

回想起来我也很久都没有写过影评了,今天突然想起前段时间非常火热的一部电影,又结合最近发生的一些又一些事情,发现这部电影很适合这样的题材,即使时间过了也不妨的写一写,这样也就不会有人说我是媚俗了。

先说说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冯导也是直言快语说出了很多人想说但不敢去说的那句:“垃圾观众造就垃圾电影”观点非常的雷人,不过我呢非常的赞同。而后电影经历了撤档风波后如约的与大家见面了。如果从电影的角度来讲呢,完成度是相当好的,包括对战争的处理方面冯导从《集结号》时就已经非常的成熟了,时代味也很浓重确实适合基本所有年龄段的人群看,当然缺点也非常的明显对于快速的切镜过快,如果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很难搞懂这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年轻一点的观众甚至会觉得叙事凌乱。如此之外对于时下这些所谓的青春电影,冯导能独树一帜选择通过那一整代人的故事来表现青春这个题材,同样也不失掉电影的深度这一点是值得夸奖的。不过这一点也被很多人诟病,看过书的人认为电影讽刺的不厉害,有明显的迎合市场的倾向,当然也可以这么说。不过电影中的收敛反倒加大了讽刺了力度。当然今天不是为了探讨电影的,毕竟已经过了时间。

电影中传达出对善良一词的重现定义令人印象深刻,引发了大家不停的探讨人到底该不该善良,这个问题大家的结论不一,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基本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而后最近又发生了一件事,一位17岁的少女因为施舍了一次善良导致自己命丧黄泉,这种事情的发生无异于教给人们不需要善良。事件是令人惋惜的,可是对于到底该不该善良让人陷入沉思,是呀我们究竟要不要善良?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总是找不到自己的一个论证,仿佛这块断了,要不就是那块断了。逻辑链断了结论就不存在了,但是对于问题本身找不出结论我却得到了答案。基于人类这种无比复杂的动物,任何问题一但是放在了人类身上就根本得不出结论,不施舍善良就会被当成是禽兽,施舍了善良又会被当成是懦弱。人类就是在这两者之间不停的徘徊,而那中间的值则仿佛不存在。

人类还很可笑,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些莫可名状的度是不存在的,他们却还总是做着与之相反的事情,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们都明白人的内心有多么的恐怖,两个人以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团体出现,他们总还央求着“团结”这种狗屁词语,不存在的你我心里都清楚。为什么不存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人类的思想之高贵,人人都与之不同,既然是不同的怎么可能会出现团结呢?在我眼里如果大家有着同样的目标,并且都在为那个目标做着些什么,让其往那靠一点点,才称得上团结,其实也只是个团体罢了,团结谈不上的。既然大家心里都清楚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依然要往反方向走?只有一个原因——逃避,他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些问题,面对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甚至连想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不去看到问题后面的本质,一味地追求表面现象,看似可笑实质可悲。

他们还总是做着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在自己都没有得到答案的时候,就得出一些肯定会出问题的结论,就像现在一样所有的教育体系都在教导我们争做一个高尚的人,可是现在却因为究竟要不要善良而探讨半天。究其原因是我们总是轻易的选择相信,但却忘记了最不值的信任的便是人类,所以在这个世界当中就不存在那种结论。与其到处发表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如把这些问题拆开摆出来,让大家自己去思考,答案到底是什么。

我在很多场合总在强调一句话,我总是说人世间做的所有事情所有的选择都要为此付出代价,当然这种代价不一定是坏的,也不一定永远都是好的。但是法律所能约束人类的也只能起到一点点作用,而大多时候都没有任何办法,如果法律无法制裁这些人,那些因为此而受伤的人怎么办,至此我是这样想的:“地狱一定存在,天堂我却怎么都无法相信”。他们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的,我坚信如此,但是善良我想应该是最简单的选择了,善良应当不存在任何的代价,如今却出现连选择善良都要付出代价的事情。以后我们应当如何教导我们的孩子要学会善良?莫不真成了“好人不偿命,坏人活千年”,真是如此社会该怎么办,人们又该怎么办?

我们要去教导那些坏人成为好人吗?这根本不可能,我记得原版的《格林童话》里说过,人类的善恶总量是不变的,有人选择了善,就有人选择了恶。也就是跟环境的关系并无多大,出生就既定好的,根本不存在能劝导他们变为好人。佛家的理念倡导大家多行善,倡导行善积德,可是在佛家当中如若成佛就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坏人只需放下屠刀。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况且当行善都要付出代价时,还有谁会敢呢?我听过老道说的对于行善积德的理解,他说当你看到一个乞丐或者是伤残人士时,你的内心会不会产生同理心,你会不会去想他经历了什么,会不会去想下他的苦难呢?他说这种同理心就是所谓的善心,或许吧!至少现在看来人还是一如既往的令人失望,更无法相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芳华》——善良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