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时代的恐怖一一读刘慈欣科幻小说《镜子》

镜像时代的恐怖

一一读刘慈欣科幻小说《镜子》

读完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镜子》的时候,眼睛异常酸涩,周围世界一片朦胧。图书馆书影和人影重叠,呼啸着扑面而来。

我把身子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让大脑暂时放空,内心平静下来,时间的流水有了生动的哗哗声,从过去流向未来。

由理工男化身作家的刘慈欣,一如既往地描绘着他的硬科幻世界。之所以说“硬”,是因为他的渊深的理论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大胆狂放的想象求证。你会不知觉在他循循善诱中坚定地相信,他笔下的世界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世界。

《镜子》给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世界:,文中的世界已经造出来超弦计算机,具备终极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在原子级别上模拟宇宙,我们所在的宇宙的模型也被模拟出来,利用该模型,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将暴露在控制计算机的人的面前,世界终于透明下来,一切黑暗都将无处躲藏。

黑暗无处躲藏,这个世界似乎变成了纯净的世界,比纯净水还纯,比山泉水还干净透明。一切大白于天下,所有人都将没有秘密,镜像世界,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公开的,所有事件都在上帝视角下无所遁形。这是我们想要的世界吗?

男主角白冰用他的镜像系统成功模拟出这个世界35000年后的未来:35000年后的人类已经灭亡,留下的是无尽沙漠中一座座空城,每一座死城都是一个正方形的世界,所有的建筑都是标准的正立方体,大小完全一样,整齐的排列着组成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城市。房屋里黄沙掩埋下的桌子上,有一个放倒的相框,照片上的一家三口外貌和衣着几乎完全一样,一样的容貌,一致的表情,“一种麻木的平静,一种呆滞的庄严”。

刘慈欣在《镜子》中预见的未来是这样的:

镜像时代在5年后就开始了,在前20年,镜像模拟只应用于司法部门,但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后,镜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历史上称为镜像纪元。在新纪元的头5个世纪,人类社会还是在缓慢发展之中。完全停滞的迹象最初出现在镜像6世纪中叶,首先停滞的是文化,由于人性已经像一汪清水般纯洁,没有什么可描写和表现的,文学首先消失了,接着是整个人类艺术都停滞和消失。接下来,科学和技术也陷入了彻底的停滞。这种进步停滞的状态持续了30000年,这段漫长的岁月,史称“光明的中世纪”。再往后,地球资源耗尽,土地全部沙漠化,人类仍没有进行太空移民的技术能力,也没有能力开发新的资源,在5000年时间里,一切都慢慢结束了……

我觉得刘慈欣还是太乐观了。镜像时代如果真的来到,不是光明的到来,而是潘朵拉魔盒的打开,人类五千年的文明,不需要35000年才会毁灭,而是如多米诺骨牌,镜像这一根手指轻轻一推,就会倾刻让其土崩瓦解。

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什么?是对未知的渴求,

镜像消灭了秘密,也就消灭了探求未知欲望。镜像里生活的人性全部暴光,吃喝拉撒,睡觉,做爱,……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如何表达喜怒哀乐,如何繁衍生息,如何欢娱嫌夜短?愁苦怨昼长?

情感伦理的崩溃,人性的崩溃,将会导致整个人类社会的崩溃。

镜像下所有人正襟危坐,也就意味着整个世界一潭死水。没有秘密,没有个人空间,所有人都在道德的至高点,也就意味着没有人轻易敢犯错,而不断试错恰恰是引导人类进步的阶梯。不断趋同如同木偶,激情热血都会成为异类,细思极恐。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千差万别,五彩斑斓,才是我们想要的世界。

超弦理论存在了,幸好还没有超弦计算机,幸好还没有镜像系统。有黑夜才让我们知道光明的珍贵,因而追求不舍昼夜。有黑白分明,才让我们喜欢上万紫千红,所以我们向往春天。

我们要的是俗世里的不完美,要的是个体得到最大尊重,人性之花灿漫开放,而不是泯灭人性。

远离镜像,珍爱生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镜像时代的恐怖一一读刘慈欣科幻小说《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