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教育,爱是爱!不要把教育当成是爱!

       又一个含苞待放的少年选择轻易的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呜呼,哀哉!痛心疾首!从14岁男孩决绝的背影,我看到的是他对母亲的失望与绝望。学校的监控录像,记录了他在世上屈辱的最后一刻。看到他母亲歇斯底里的掌掴他耳光的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这个少年整个14年的委屈、孤独的成长经历。为那位骤然失独的母亲痛心的同时,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爱?爱与教育之间的度该如何掌握?

       老一辈的父母,总是认为对孩子过分的爱就是溺爱,其实他们歪曲了爱的定义。发自内心的爱与陪伴怎样爱都不过分。爱孩子就要宠爱他/尊重他,让他们知道在父母眼中,他们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无价之宝。遇到分歧的时候相信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支持与体面,让他们确定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

      父母对孩子的认可与信任是孩子自信和自我接纳的基石,也是孩子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内在驱动力!这种价值感的确立是除了父母之外,任何旁人都无法给与的。

       为了让孩子长大成才,我们往往误认为严格的管教孩子才是为他/她好,是爱他/她们的具体表现,于是彻底的忽视了爱的本质是陪伴与尊重,而用严厉的管教取而代之。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当孩子范错误的时候,不问缘由,先揍一顿再说!于是无条件的听从管教的孩子才是父母眼中最好的孩子。 

       当孩子在学校因为某种原因被老师批评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帮助老师进行教育,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选择彻底的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甚至当众侮辱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很多家长认为只要保证有吃有喝就足够了。陪孩子太累,还不如去看手机。当看到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又开始以爱他的理由,为他们好的动机去管家孩子,唯成绩是问。这些都是摧残孩子身心的表现,而不是爱。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感受不到爱,也体会不到自己的价值。 他们会渐渐的迷失自己,找不到内在驱动力。认为自己是父母的附属,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会认为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父母严厉的语言,过激的行为,都会让孩子感觉毫无尊严可言。失去自己主宰人生的机会,轻者做事唯唯诺诺,面对困难不敢冲锋与挑战,担心失败会遭到父母的白眼与讽刺,重者则会选择结束的自己的生命,反正活着也毫无价值。这些都是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尊重的孩子的正常反应。

       记得上周女儿在托管班没有完成所有的作业。当我去接她的时候,辅导班的老师很严肃认真的跟我说:“你的女儿做作业不认真,做事很拖延,跟我们这里其他的学生比差了些。下次应该给她多留一些作业,或者告诉她,如果不做完作业就不能回家。”我听完后,第一个反应是“这个老师还是很负责的”,另一个反应是“这是辅导老师站在他的立场上发表的一番言论,他当然希望这里所有的孩子都认认真真做作业,这样成绩能提高,他的业绩也好看”。 当我站在女儿的角度思考的时候,我就会想“她已经在学校上了一天的课了,大脑高速运转,她现在需要放松,最好能放学就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休息一下然后再做作业。或者是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放松一下,可是她放学不能回家,还得去托管班,已经很苦了,再做上几张卷子,那还真是挺难熬的。况且,我之前给她留的作业她都能认真完成,这次没有完成一定有她的苦衷”。

      这时,女儿已经从教室里面出来了,显然老师已经批评过她了,她很不开心。 看到她出来,我没有马上按照老师的意思去质问她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让她在老师面前没有面子,而是搂过她问,“为什么今天看起来那么不开心啊?”她很委屈的说:“老师非逼我把所有作业都做完,可是你留的作业太多了,我根本做不完。所以干脆就不做了。”我想可能是她误会了我留的作业,老师也误会了。于是跟她道歉说都是妈妈没有跟老师说清楚,才给你造成了这么多的任务,这次不怪你,妈妈会好好和老师解释的。她听后,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为了缓解她紧张的心情,我特意带她去吃了她喜欢吃的菜,回到家就非常开心了。

      孩子的感受被很好的照顾到了,于是很自觉的把没做完的作业全部补完了。 晚上辅导班的老师很负责的又在和我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希望我能配合他管教一下孩子,或者把孩子干脆交给他们,按他们的要求教育孩子,一个月之后一定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我委婉的谢绝了,最后还跟老师说,当她把所有学校老师留的作业完成之后,不要让她再做额外的卷子了,她喜欢读书,让她在托管班的阅览室看书吧。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女儿的时候,女儿欣慰的笑了,她抱着我说妈妈太好了,我就想做完作业看一些课外书,我才不想做一张又一张的卷子呢。

      当我们充分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并照顾到孩子的情绪的时候,她也会学会自律向阳而生。 我想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唤醒孩子的主观意识,而不是被动的强迫和约束。我不想强迫女儿却做她不喜欢的事,但也一直引导她自律,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努力。 这样在爱与尊重中长大的孩子都会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会珍惜自己的宝贵时间与生命,同时也会学会尊重他人。

        一些心理出现大问题的孩子,一定都是从小缺爱的孩子,她/他们缺少父母对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缺少父母的信任与陪伴,从而让她/他们的生命因缺少阳光而活在阴郁里,看轻自己,不珍惜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因为她/他们的父母没有给与他们足够的尊重与爱,让他/她们觉得自己是父母的附属品,而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所以当精神被压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将生命还给父母来摆脱父母控制的极端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是教育,爱是爱!不要把教育当成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