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5

10年前,我23、4岁的年龄,达成了自己当年制定的百万收入的目标,但是我好像没有那么快乐,后来去远方,追求诗和远方,我依然会受到困扰,再后来遇到真爱,我的内心依然困惑。所以我理解,作家毛姆《月亮与六便士》里主人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情况下,逃离去过潦倒的生活,去做一个画家。

我不认为取得更多的财富、拥有美满的家庭,我们就会更快乐。不过我们需要努力取得世俗上的成功,这样才能更容易实现自己真正的任务。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我都很差,有时我也在想,我的人生算不算比较失败。

有一个月时间,我在欧洲旅行,我喜欢了解当地人的风俗民情和生活状态,在那些时间,我接触了很多背包客,我曾经以为自己喜欢流浪的生活,但那时我清楚得意识到,那不是属于我的生活。

我知道我自己是需要做事情的,我需要经由事情去达成自己心中的某个东西(但那时我不知道是什么)。

2015年初,练习瑜伽时接触到一位心理咨询师,在我们交流中,她说,觉得我很有悟性,她跟别人讲一些心理学术语,很多人都听不懂,但跟我一说,我就懂。当时听到她这样说,并没有留意。

后来在国外,我常常被自己的精神受到困扰,我跟一位朋友讲起我的困扰,她跟我说,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女孩子,只是你目前还不能很好地让它游走自如,所以它才会成为你的困扰。那两年时间里,我写了很多文字,文字于我是一种疗愈和转化。

回国后,有一次去上课,一位初见的道长跟我说,你以后会帮助很多人,你和这里所有的人都不一样(当时会场有100多人),你不是为了钱和名利。我当时只是笑笑,我那时还是小女孩心态,我想我希望自己能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就很好了。

后来有一次参加佛学课程,带课的人问我一个问题,我回答他,他问我,你以前有学过吗?我说没有。他说,那看来你是一个有慧根的人。

这一路走来,我当时还以为自己该不会与佛家有缘,然后出家吧。后来,我发现无论是心理学、道法、佛法其实都只是一种工具,我意识到我的角色不是修行人。

在我人生低谷时,我遇到了恩师,她跟我说,其实你的这些思考,是让你明白是唯物还是唯心,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才能真正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当时看到她这条信息,瞬间泪流满面,原来,我从小到大的思考不是没有用的。是恩师的慈悲和过去三年对我的耐心陪伴以及谆谆教诲,启发我内在生命有所觉醒,使我心识有所升级,让我懂得真正的爱与慈悲。

她是我的恩师也是我完全信任袒露自己的知己,万物皆有情,惺惺相惜,灵魂力量之间的互动胜过于世间世俗意义上的关系。

恩师说,我是一个有使命的人,她也说我以后会帮助很多人。我之前一直觉得是她偏爱我鼓励我。

后来我看到混沌创始人李善友的一篇文章,关于对世界,我是谁,关于使命,关于爱的思考,我内心很震惊,因为他说的这些,都是我过去两年我内心所体验和思考的结果,他所讲的验证了我的思考是正确的。我再看中外经典书籍,以前觉得晦涩难懂,都读不下去,生命体验有了,再看却毫不费力,也会发现原来智者早就有了表述。他们通过作品表达出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

他们也给了我新的启发,那就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创作灵魂级的美好作品,经由那个作品连接无限永恒的世界,从此绽放了自己的生命,实现了人生的意义。

就像米开朗基罗通过绘画和雕刻,梵高通过画画,宫崎骏通过动漫电影,波点女王草间弥生通过艺术,稻盛和夫通过经营企业,德鲁克通过管理学,爱因斯坦通过科学。

我们每个人都有上天赋予的天命所归的使命,我们此生就是找到它并完成它。

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情,从自己有限的人生里创造无限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抵达某种境界,成为自己,找到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