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26日,是支教的第三天,正式上课的第2天。
今天早上我们尝试了前一晚讨论的改革方法,带着孩子们晨读,背诗,孩子们兴致很高,四年级班级的同学主动要求背诗数量从三篇提升至五篇,虽然比不过五年级,但至少不能和三年级一样,他们是非常渴望上进并且希望变的更好。我们也改良了纪律管理方法,对于班级的掌控更加自如。
今天最让我们有所触动的是感恩课,在孩子们的日记里,其实也有体现。文丽和佳佳给孩子们上感恩教育,通过一个五岁小男孩的故事,讲述了爸爸妈妈对于孩子无私的爱,同时也向小朋友们分享自己与父母间的故事,把远行支教中对于父母的思念分享给大家,话语间,五年级的课堂里开始出现微弱又压抑的哭泣声,一个女生哭了,她的哭泣带动了其他几位同学,文丽请大家也来分享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情和想说的话,很多人站起来抢着回答。
“爸爸妈妈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长大,很不容易,我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
“我要踢进世界杯,挣钱给我妈买化妆品!”
球场上一跑16圈累也要坚持踢下去的皮孩子用最质朴的语言在表达着对父母的感情。紧接着全场的感情爆发了,全班哭成了一片。
“为什么我妈妈要一直玩吃鸡不管我!”一个男生控诉着母亲的冷漠。
“我不想我爸打麻将,我想他多陪陪我!”这样的声音让人心疼甚至生气。
有一个男孩叫小包,最突出的特点是龅牙,当同学们嘻嘻哈哈对着老师大声说他是龅牙的时候,他也笑嘻嘻的说嗯,没有生气;当老师提问问题时就算内心非常非常想要回答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还是坚持不举手不回答,生怕说错了被大家嘲笑;这样细腻温暖的小包在所有人都渐渐停止哭泣之后突然间泪流不止,佳佳贴心的带小包去教室外面平复心情,过了许久才回来,关于他哭泣的原因,没有人知道。
小包并不是一个人。
感恩教育课的开展,让更多的孩子想要上大学。初次聊天时我问小桂是否想要上大学,他说不想,觉得这儿挺好,也没有理想,啥都没想过,但课堂上坐在教室最后角落里的他第一个举手说自己要考大学要给爸爸妈妈争光。我不知道这样的心情是一时冲动,三分钟热度还是从此真的种下一颗种子,在未来岁月的泥土里生根发芽,我希望他的未来可以因此而不同。还有一个小朋友,说到想要上大学,他激动的说并不向往来我们学校,而是要去北大,老师压抑着心里的小失落鼓励他时,他却又失落的说老师,我肯定考不上。
孩子们容易被点燃,被唤醒,但心底深处的关注缺失与感情需求的空洞却难以治愈与填补,这不是15天的支教可以解决的。
当我们翻看他们的当日日记,我们发现有些伤痛触目惊心,到底能做些什么让这一切变得更好?
或许可以从告诉他们:你很好,你值得被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