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问答系列76

076.KW 活出奇迹课程的精神

活出《奇迹课程》的精神,绝非易事,因为它要我们继续活在人间,继续作凡人,做凡事,然而看待这一切的心态却截然不同了。也就是说,假如我是一名主管,身为奇迹学员,我仍需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内心有一部分不再因为员工表现不佳而失去平安。我会继续尽职尽责地工作,但我如果用对了课程的教诲,工作时就会带着这样的觉知:我的工作是我学习宽恕的课堂,我遵守这里的规矩和习惯,同时也明白这些规条并非生死攸关之事。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它其实就是「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的境界,《课程》的很多章节,都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与这一圣经名句相同的意思(T- 7.XI.1:3; T-26.VII.4:5)。我们知道,千百年来,修行人更倾向于走出尘世,一心唯永恒真理是瞻。这当然也是一条灵修之路,但奇迹之路并非如此。

《奇迹课程》的修行之路要求它的学员留在世间和自己的角色中(无论是父母、老师、领导,或者别的什么),很少有例外,因为这是我们为自己选定的角色,故也成了我们学习宽恕的课堂。所以,我们仍然恪尽职守,但不同的是,我们一边做事,一边学习

「这些事无法动摇我们的实相」。有了这层认识,无论这个角色要求我们做什么,我们都可以心平气和地完成。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高声嚷;可以解雇一个家伙,心中仍保有平安;也可以不炒某人鱿鱼了,平安依旧在心中荡漾。无论这个角色做什么,对我们而言都一样,都无法撼动我们内心的平安。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没有走偏?衡量的标准就是那种心安理得的体验。这一体验会随着我们学习不再把任何人(不论是自己或他人)视为受害者的课程而逐步加深。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我经营着一间大厨房,要在某个钟点供应很多人用餐。但有几个厨师却消极怠工。结果,六点半要上的饭菜,六点二十了还没准备好,而且,再过二十分钟还是没戏。这时候,如果我焦躁不安地想:「完了,完了,这些人不能按时吃到饭了」,我就被受害-被害的模式困住了。我的言下之意是:那些顾客是受害者,而消极怠工的厨师则是迫害者。在那种眼光下,不管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面对那种情形,我如果福至心灵,记起我需要学的正是看出没有人是受害者;人们会犯错,但没有人是受害者,也没有所谓迫害者,只要我真心想学,那一觉知就会时刻把我拉回问题的核心和自己的主要目标。这种心态下,当我开始为那些顾客不能按时就餐而懊恼时,我会告诉自己:「我掉进了小我的陷阱,把错误当真了。我觉得有人会受伤害,因为有人作了伤害他们的事,那些有罪之人理应遭受我的愤怒惩罚。」随后,我退让下来,告诉自己:「我选错了老师,只有小我才会定罪」。我们需要经过很多练习,才能学会以这种心态处事,又不掉进否认自己的感受和行为的陷阱。

我们需要留心自己是否偏离了学习目标,利用「灵修」来构建完美的自我。我们学习这一境遇中的功课,是为了更加平安,更多地感受到上主的圣爱。为了这个目的,我们愿把每一境遇看作学习真宽恕的工具,这个主题在〈正文〉「设定目标」(T-17.VI)获得了充分发挥。这一节的「目标」是教我们认清,世界并不是受害者和迫害者的战场。而你最需要学的功课,就是认出,任何令自己烦恼的事情都与「迫害(牺牲)情结」脱不了干系;你不是把自己,就是把别人当成了受害者。有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我的宽恕旅程,即是明白「我能一边正常地在人间运作,一边却能以另一种眼光看待每个事件。」

我曾说过,问题不是那小小的,疯狂的分裂之念,而是我把它当真了。那些不能按时用餐的顾客不是问题,是我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我判这种情况视为一种罪,重演了一连串小我的受害剧情。我只有改变对这一剧情的看法,才可能培养出「另一种眼光」。

因此,宽恕旅程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到还有另一种看待那种境遇的方法,并弄明白那种看

法到底是什么。活出《奇迹课程》的另一条路显然需要大量的练习。其中有一点很重

要,就是不要放弃世俗眼中我们的角色所应负的责任。我们可以尽职尽责、心怀善念地演好那个角色。同时明白,相同的角色现在有了不同的目的,奇迹课程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这里。久而久之,面对很多情况,我们的行动会更有效率,成效也会更好,因为我们更平静了,干扰、焦虑、紧张、急躁以及苛求别人的欲望都少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肯恩问答系列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