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你心目中文质彬彬的文弱书生,其实是一个猛男

提起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孔子,我相信很多人脑海闪过的第一印象是须发尽白,嘴角含着笑,微微弯着腰,拱手礼让,一副文质彬彬的文人形象。但实质上孔子不只是学富五车,他还是一个真正的猛男。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按照当时的度量衡制度,一尺大约有今天21厘米,那么孔子至少身高1.90米。


大家可以想象下,在当时纷乱的春秋时代,一身高一米九的山东大汉,拥有3000余名弟子,五十多岁仍然能够随意周游列国的男子会是柔弱的文人吗?


他不弱!甚至可以说,他是文武双全,六艺礼乐书数射御皆精通的全能型人才。

图片

《淮南子》卷九有云: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服于孟贲,足蹑效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


第一句很容易理解就是孔子很聪明,这就没啥疑问了,一派鼻祖智商绝对是杠杠的。


第二句意思是说孔子之勇让战国时的猛贲折服。孟贲是谁,为什么能够用他来与孔子相论呢?


根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孟贲战国时卫国勇士,以力大无穷闻名。相传他出行遇到蛟龙猛虎皆不避让,能够生生的将牛角扒出,能举300多斤重的神龙鼎。


而孔子能让孟贲这样的勇士折服,这得多牛逼啊!


不只如此,孔子跑起来就像兔子一样快,能够举起城门的门闩。大家可别觉得不就是门闩能有多重?


看古装剧的应该都很清楚,古时城门全是实木做的,打开城门得几个人才能搬走门闩,说明门闩的重量可一点也不轻,少说也有400来斤。


但是我们的孔老夫子能够单手举起门闩,还能一边手开城门,在此我们只能感叹奥特曼再现了。

同时孔子擅射,射箭技术那可以说是百步穿杨。有一次学生比试射箭,他老人家也下场,这把大家乐坏了,吃瓜群众将比赛场地挤了个水泄不通。


只见孔子不慌不忙,搭箭抬臂,突然箭矢飞出,一声鸟鸣哀响,飞鸟落地。全场吃瓜群众呆愣半晌才反应过来,发出惊叹声。


孔子擅射,却很少射树叉鸟窝中的鸟儿,用他的话来说有悖自然规律。


孔子还擅长驾车,且他驾的不是普通的马车,而是战车,他的驾车技术可谓称得上赛车手级别的了。六十五岁的他还能亲自下场驾车教授学生如何控制马匹和车辆。


要知道过去的路可不是我们今天公路,道路狭窄,坑洼不平,孔子站在车上,不仅能驾驭战车跑得贼快,奔跑中途,还能弯弓射箭,由此可知他下盘扎得有多稳了。

图片

在我们的认知中,孔子就是一谦卑有礼,素雅有致的学者、师长。事实上孔子还是一热血高知,性格刚烈。


有学生在外被人欺负,回来问孔子:“先生,以德报怨,何如?”孔子摇摇头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这句话后来被孔子的粉丝截取片段进行曲解,导致于很多人都忘了原来还有一句“以直抱怨”。


"直"意思更偏向于“理直气壮,耿直"之意。因此,在这里我觉得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也不排除拿起板砖勇敢对抗的意思。


结果就因为省略一句,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子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被人欺负也要忍着的受气包形象。

在孔子的认知中对待不服气的人首先应是长剑,弓矢,最后才是礼乐制度。


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本是社会上一古惑仔。《史书》记载子路性格刚烈好斗,未拜孔子为师前,常常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公猪皮装饰的宝剑走在集市上溜达,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他瞧不起孔子的为人和学识,认为这种读书人就是一懦夫,常常没事找事冒犯孔子。后来被孔子所折服,身穿儒服拜孔子为师,一生都敬重自己的老师。


在这里书中没有记载孔子如何以理说服子路,但面对一个挑事的混混,绝对不排除子路是被孔子打服了的。


又有一次学生问先生:杀父之仇,应该怎样对待?

孔子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睡在草席上,用盾牌做枕头,不去做官,不与仇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只要遇到仇人,不管手里拿着什么武器,赤手空拳也要先杀之。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充满血性,野性、冲动的复仇者。


真正的孔子和儒家学派人士,并非如想象的那么温良恭俭让。他们将仁义刻入骨髓,但却绝对不腐朽。


而这才是我们真实的圣人孔老夫子。一个一心改变世界,也在努力不被世界改变的追梦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你心目中文质彬彬的文弱书生,其实是一个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