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愉快的旅行意味着什么

我的朋友小Q说,每次不开心的时候,出去玩一次就满血复活了。当时不太理解:舟车劳顿,操心受累,怎么就复活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不理解是因为我的旅行不够愉快,不够有能量。

曾经的出游,太过功利,要将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最大化的效果。

提前一两个星期查攻略,到底要去哪个景区玩才最值得;

在网上比较各种酒店和民宿,为了住得便宜又好还便利纠结不已,好不容易选出性价比最高的一个还要发给旅伴征求意见,如果不满意,之前的纠结还要再来一遍;

终于到了目的地,要规划合理路线,争取该玩的都玩到,该吃的都吃到,每晚回到住处,为了完成任务而欣慰,疲惫地倒头大睡。

更糟糕的是,与旅伴在游玩过程中稍有分歧,焦躁疲累的心情会放大各自的不满,龃龉在所难免。

玩不好,吃不好,都在其次,最怕心情不好。出来玩是找乐子的,但最后找来的是不自在,这就悲催了。

有过几次糟心的经历后,我对出游是忌惮又渴望的。

也曾试过独自旅行,在西湖穿过长长的杨公堤和苏堤,面对满目翠色想要感慨却无法自言自语。

也曾在南山的海边,忽然意识到与动辄几百年的不老松、宽广辽阔的大海相比,人的一生和经历多么渺小,所有过不去的坎儿,站在历史和自然的角度看,都不算事儿。通透的一霎那,想与人言,却终究闭嘴。

此之感慨和顿悟,如有人分享,必是美好的回忆。

年前,和朋友一起带孩子出游。吸取之前的教训,决定不想那么多,不做那么多限制,走哪儿算哪儿。

对于住宿的不同标准,大家都做出妥协,前半程住我中意的,后半程住她中意的;具体行程,大家无法一致时就分开行动,不必捆绑在一起;不刻意省钱,以省时省力为原则,来选择地铁还是滴滴出行;不抱怨,一人做出的决定并非最适当时,接受。

这一程,因为接受了异乡异地、无法尽善尽美的设定,竟然轻松愉快很多。

尤其是,我惊喜地发现,孩子已成长为最好的旅伴。

六岁的孩子,全程不哭不闹,配合度极高。默默地每天一万多步,遇到美景就和我一起赞叹,看到奇事就和我一起拍照,认真听我读背景牌上的知识点,耐心排两三个小时的长队……

最重要的是,她忽然get到了拍照技能,把我拍得又美又高;而之前旅途劳累懒于拍照的我,对着她心情愈加舒畅,拍出的效果更不同以往。

于是,我有了一次最愉快的旅行,回味至今,并将延续很久。

也就这样明白了小Q的话。

钱钟书借《围城》说过一段话: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做朋友。夫妻更是如此。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旅行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彼此还没有看破,还没有吵嘴翻脸,必是不会离婚的。

说到底,旅行游的不是景,是借景抒情,是在山水人文的背景下与旅伴的深层交流;是陌生环境中彼此关照带来的情感满足;是在行走中共同顿悟生活,达到心灵契合。

所以,一次愉快旅行的核心,是有一个好的旅伴。

好的旅伴,有这么几个标准:

(1)三观一致。去哪儿游?有人热爱湖光山色,有人喜欢人文典故,还有人更在乎饕餮美味,大家追求相同即可;怎么游?穷游富游都是各自的游法,预算有限的条件下必有所取舍,钱最好花在哪里见仁见智,大家保持一致就好。

(2)求同存异。三观一致也未必事事合拍,允许分歧存在,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达不成共识也不沮丧,可以各自行动。

(3)独处的能力。接上条,旅伴就是互相陪伴的,很多人不能接受各自行动,特别是在人潮熙攘的景区,衬得自己越发孤独可怜。其实,尊重自己的意愿更重要,并且也没有人会注意你。

(4)管住嘴,不抱怨。旅伴做出错误的决定时,保持理解和宽容,凡事难十全十美,换做自己也未必做出更好的选择。感谢旅伴勇于做决定,那意味着他要用心用脑,还要承担错误的责任,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做决策者。

(5)适时呼应。别只顾自己爽,旅伴在行走中的感悟,可以不懂,但别泼冷水、别煞风景。

写完以上,忽然意识到,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

只不过生活更琐碎、更久远、更状况百出,对伴侣的考验更多。

有了好的旅伴,才会有旅行的愉悦,才会使一次旅行成为满血复活的加油站,支撑着度过艰难时光。

人生亦是。

本文初发于个人公众号:北北雀的呓语(ID:yiyubeibeique)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次愉快的旅行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