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羁的流浪者——三毛

图片发自App

三毛一生写了很多散文,写过一部电视剧本《滚滚红尘》。我正式接触并喜爱三毛和她的作品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被困于教室的一方小小天地,虽然每天因为紧凑的学习而过得很充实,但偶尔,心里也会觉得很烦闷,很寂寥。于是,我开始阅读各种课外书籍,而三毛,是我在高中时唯一一个特别关注的作家,她的所有作品,我都有读过。

最开始阅读三毛的作品,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文学阅读的兴趣,对于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很随便的态度,看着也没多大的感悟和感想。或许是年纪太小,思考的也不是太多吧。当时,我的妹妹有一本《亲爱的三毛》,内容是读者给三毛写的信和三毛给读者的回信。我会看这本书也是偶然,或许是在家实在是太无聊了吧,没有手机,也没有好的电视节目可看,于是百无聊赖的我便从书架上随手拿了一本来看,恰好便是这一本。

读者在信里提的问题各式各样,三毛的回答十分真诚,从中可以看出她对人世间种种的深刻认识。她说梦想和理想:“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她说世间人情:“人情冷暖正如花开花谢,不如将这种现象,想成一种必然的季节”;她说自我:“没有人能够“弃”你,除非你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她将世间百态看的如此通透,当时对文字并不感兴趣的我也为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气质所倾倒。

有一次,读者在信中提到了关于自己性取向的困惑。这个问题不只在三毛写信的年代存在,直到现在,到未来,都将一直存在。读者在信中分析了自己对同性的感觉,读者是一位花季少女,因为中国女性朋友之间原本便十分亲密,所以她不知道自己对朋友真的是友情,还是爱情。她怀疑自己是同性恋。针对这个问题,三毛仔细的为她分析,为她分析了爱情和友情的区别。三毛的文字从来都不是华丽的,但是特别的真诚,特别能打动人心。

读了这两封信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也为自己的性取向而感到困惑。从小,在我的认知中,男人应该与女人在一起,但是,在这次阅读中,我竟然发现男人可以与男人在一起,女人和女人之间也能产生爱情。我的年纪与信中读者的年纪是差不多的,和同性朋友十分亲密,觉得同性之间就算是亲吻也不觉得有什么。本来,我以为和女性朋友之间的亲密行为是友情深厚的体现,但三毛的分析让我犹疑起来。但在平时与同性朋友的相处中,我并没有收敛我的行为。后来,我终于得出了结论,我还是喜欢男性。从此,我对我和同性之间的所有亲密行为不会产生多的想法,全部都当作关系好的表现,也在此后产生了误会,使一部分人觉得我喜欢我同性朋友,我是同性恋。

初中只是阅读了三毛的一部合集,等到高中想阅读时,便想起了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三毛。于是,我在网上买了三毛的全部作品。三毛是一个让我特别喜欢的女子,她很有想法,追求自由,有才华而又洒脱,不被世俗所束缚。在当时那个年代,三毛便拥有了这样的性格,自立自强,我是十分欣喜的。

图片发自App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写的她在沙哈拉沙漠的故事。虽然说作家的创作是第一人称不等于是作家的真实经历,但是我愿意相信,三毛写的每一个故事里,大部分文字是真实的(在《死果》里写她捡到“符咒”,她的描写是否有点偏向于不太科学的方面?),在有关个人感情的部分叙述,不排除她有意隐瞒真实情感的可能(三毛在散文里有些否认自己对荷西的感情,但从她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他的爱)。三毛在的那片沙漠,在现在看来十分的落后。居住在那里的本地居民,很愚昧无知,也有她们可爱的一面。

在《娃娃新娘》这一篇,看到的是满满的心痛和心酸。女性的地位在全球来说,一直都是很低的。中国女性要守“三纲五常”、缠足,“无才便是德”,不能犯“七出”,没有生出儿子便会遭到嫌弃,不能生育对于女性更是灭顶的灾难。在这个故事里提到一个八岁便要嫁人的女性,虽然沙哈拉本地人长的老成,但骨龄和身体的成长状态是正常的。八岁便嫁人,被男人强暴,给一位女性带来了多大的生理心理上的伤害啊。三毛询问了那位新郎,新郎接受了高中教育,学了生理知识,但是当他家里人给他娶了一位才八岁的娃娃新娘时,也没有反抗,而是顺着家里的习俗,在新婚之夜强暴了她。

这位新郎的字里行间,体现的漠然和习惯让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没有把课上学习的生理知识当一回事,也没有把女性当一回事。连教育也不能将男性的残暴消除,那么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获得谋生所用的知识吗?而造成这一境地最可怕的事,就是女性的不自觉。她们不觉得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是不对的,她们是可以反抗的。经过了不知多少春秋,女性已经习惯了男性的压迫,并把这种压迫刻在了自己的骨子里,然后反过来用男性的标准去压迫其他女性。

在当今社会,女性地位虽然有所上升,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不平等和歧视存在。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开始为自己而活;也有很多女性不想被家庭所束缚,奉行不婚主义;还有更多的女性开始发觉女性除了生育之外的更多价值,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毛去了这么多地方“流浪”,她喜欢平民的粗犷的东西,在《我的宝贝》里,她提到很多自己的东西,不一定十分贵重,但是很得她的欢喜。她是一个浪漫的也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她十分不羁,享受自我的生活,因此她才因为一种强烈的渴望和召唤去了沙哈拉沙漠居住。她追求格调,因此她把她和河西在沙漠的房子布置的很有情调,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安然自逸的处事方式。三毛是一个十分有魅力的人,她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因为被束缚,所以更想挣脱束缚,更向往远方和陌生的土地,更喜欢三毛和她的文字。“三毛”这个词曾一度在高中难眠的夜里带给我深深的慰藉,当然,到现在,她仍然是我最喜欢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羁的流浪者——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