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也并非时常美好

刚步入大学时,应该是憧憬与忐忑的,具体的百种情绪,现在想来,已忘记大多。但性格类似A型(多血质),同王熙凤般争强好胜的我来说,不论情绪如何百变,都有一颗在大学里发光的心。

于是我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竞选副社长,学习上也积极向上,总想着:“现在还年轻,多学点总是没错的。”所以,在一次竞选解剖制作组成员的通知告诉我们的时候,尽管上面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一下课就要去观摩,而且还不知道最后究竟是去是留的前提下,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参加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是冲动还是什么原因,让我抛下国家计算机二级的学习班,只想着去观摩1个月以后,不论是去是留,就可以再上学习班了。

1个月里,一下课就去观摩,但看到的只有学长与学姐在拿着手术刀,止血钳之类在修整肌肉,没有我想象的学习如何制作防腐剂,学习如何制作薄片标本,学习用何种方法保存某种器官……当时想的就是,可能我们这些观摩的人,只能算是“外围人员”,所以才只能看到这些吧!

到第四周的时候吧,可能是制作组老师到那间教室的次数太过稀少了,哪怕我每天都去,一周仅碰到老师1、2次,我也依旧被录取了。当听到学姐说这个消息,我真的很开心。但是,我想的真得是太简单了。什么东西都不只是浮于表面的。

被录取后的第二天,由学姐带我去了所谓的“内部”。但真的,想象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内部”并不是教我们知识的地方,而是自习的地方。而且还有要求。至今,那些要我都记忆犹新。比如,“晚自习(18:30-21:30)周日到周四,早自习(7:15-7:50)周一到周五是必须上的。而且,成为一名制作组成员后,每周都要做至少3次标本,每次不小于2小时。否则,你也就不再是一名制作组成员了。”这些要求,我们没进来的时候为什么不说清楚呢,何必隐瞒?

刚听到这些要求时,可能是反射弧太长的原因,我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想着,既然来了,就去做吧。

可真的加入到里面,去上学习班,跟组里面的学姐请假时,学姐反而说国家计算机没用,建议我不要去上了时;当我一周的空课少得连3节都不到,学姐让我周6做标本,把次数补齐时;当我们院里晚上有实验练习课,学姐也三翻两次推诿时,我仿佛明白了很多,却仿佛又什么都没明白…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也并非时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