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单元设计的两种形式

        学校教育的单元设计,由“阶梯型课程”模式——目标·达成·评价转变成“登山型”课程模式——主题·探求·表现,要通过教室中“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来实现。综观目前的教学模式,这是对中国九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目标教学的丰富和提升。

        目标教学是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据其《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理论”提出的,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法,重在突出“三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主要分制定目标、出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达成目标几个阶段,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进行导标、导学、导评、导练、导结,师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目标教学以其明确的目标导向为课堂主线,克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和低效,再加上其操作性强,容易掌握和运用,至今还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以至在一些大型赛课现场,还能看到很多目标教学模式的身影。但“目标”毕竟单一、固定,忽视了师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合作、操究碰撞出的新知、新能和新情感,把一堂可生成、可丰满以至丰盈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活力课堂变成了为达标而达标,达标了就完成了的“任务型”课堂,同时它也淡化了课堂外延,好的音乐绕梁三日,好的课堂也应该廷伸到课外,延续到生活,甚至再次点燃师生对新知的兴趣与探究。而“主题”则是围绕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而设定的综合学习的核心,学生可以通过探索、表现等活动共享学习成果。所以,由目标到主题的升华,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内容由面到体的提升。

        既定的“目标”需要一步步达成,而具有无限潜力的“主题”却需要一步步探究。由于师生认知能力的不同,探究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个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师生把个人的体悟通过交流、共鸣、共情等形式,共同生成对问题新的认知,这种认知由于汇集了师生共同的智慧,所以其收获会大大超过预设,并且因其课下仍可探究的开放性,使得对同一主题的认知产生无限可能。

        目标达成后,通过测试等形式来检测、评价其达成度,达到既定目标就为过关,而对主题的操究则直接表现为师生对主题及其由此产生的新知的领悟程度。

        因此,单元教学模式,由“阶梯型”转变为“登山型”是一种进度步,是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由单元到多元的发展过程。作为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去促进这一转变的完成。

        首先,要强化转变提升的意识,教学改革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积极投入。

        其次,要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地实践“登山型”教学模式,由不熟悉到熟悉,尽快地掌握其要领。

        再次,要不断总结反思,借鉴他人成功的实践经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期待“登山型”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效力,期待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来指导一线的教育教学。

——整理12月6日读书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说单元设计的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