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孔子自传之“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中有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短短38个字,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自叙。

十有五而志于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从十五岁开始,就立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研究学问,奉献给追求真理。

当然在志于学之前,一定有一个学的过程。孔子最初的“学”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启蒙之学——嬉戏中的礼乐文化。

孔子儿时游戏,常常摆设俎豆等祭器,模仿祭祀的礼仪动作。由此表明孔子自幼对礼乐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为其日后的立志打下了第一块基石,在其心灵最深处撒下了文化的火种,并终将照亮理想的大道。

第二,谋生之学——下层人的谋生手段。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吴国的太宰嚭问子贡道:“孔老先生是圣人吧?怎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自豪地说:“我的老师啊,那是天纵之圣,而且又多才多艺。”可是孔子自己不赞成“天纵之圣”的说法。他认为自己的境界和才能是努力学习和生活磨练的结果。他对子贡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少年时贫贱,为了养活自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一个有地位衣食无忧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啊!”

正是少年时的艰难,磨炼出了孔子的坚韧品格和卓越的才能。

第三,谋仕之学——传统儒业,即“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为了生活,孔子不免从事一些仅仅为了养家糊囗的行当。但他毕竟是士族,要立足社会,只能通过传统的儒业,即学好六艺,走上仕途。这才是他最后必须要走的人生之路。

孔子在学习着,成长着。十五岁那年,他领悟到:人生有超越于谋生、超越于谋仕之上的价值,那就是真理,以及为探索真理而存在的学问。从此他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志于学”的道路。

“志于学”的本质就是“志于道”。孔子将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作为自己的使命,将研究历史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将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作为目标。

他曾告诫学生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小人儒就是专业儒、职业儒,即传统儒业的“小六艺”,是小学;君子儒就是道义儒,《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大六艺”,是大学,是文化。这才是真正“志于学”的儒。

这,才是孔子的人生目标。

这,才是他“志于学”的真正含义。

孔子的“志于学”,改变了中国文化史。从此以后——

1.学术研究和道义探讨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终身事业。学术有了独立的价值和地位,不再是体制的附庸,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并高于政统。

2.一个人,也可以不做任何具体职业,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这是知识独立,知识分子独立的明确信号。孔子之前,无此类人;孔子之后,很多此类人。有此类人,才有百家争鸣。

3.知识分子不再是专家,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职责也不再是从事某些专业技术性的工作,而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担当道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中的孔子自传之“十有五而志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