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的背后,多得是华人下南洋的故事

碗中有三两块排骨,手指般粗。喝一口汤,感觉大蒜味、当归味、八角味、甘草味、辣椒味和酱油味很强,这便是肉骨茶了。

 ——蔡澜

受西北冷空气影响,北京的气温也开始逐步下降。有些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身体开始出现对冷空气的应激反应,于是他们就开始养生的养生,喝药的喝药。

那位嘴刁的体弱南方人从很热很热的迪拜来到冷飕飕的北京,一时间还难以适应,开始分外想喝新加坡的肉骨茶。(嗯,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一个在迪拜多年的武汉人在寒冷的北方夜晚会想念新加坡的肉骨茶,谜一样的男子…)

Anyway,这位蜜汁南方男子终于在北京找到了一家肉骨茶店,开始了他的养生大法。

对于肉骨茶,可能很多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解其味。我和米粒君也是,只知道肉骨茶是马来西亚、新加坡那一带的知名小吃,也不知道其实它根本不含茶叶,亦不是茶


肉骨茶大致分为汤白色浅的新加坡海南派色深味浓的马来西亚福建派

与其说茶,不如说是排骨汤更加贴切,那我们就来排一排肉骨茶的前世今生。

像很多美食的发展过程一样,肉骨茶的发明和发展也是因为迁徙,思乡和因地制宜使迁徙的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美食来。

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东南亚地区是明清时代所定义的南洋。

从明朝到民国时期,由于广州、福建等沿海地区经济落后、慌乱穷困、民不聊生,一批又一批的百姓自愿或被被迫被卖到南洋谋生。

也由于地缘上的毗邻,东南亚一直以来都是闽粤百姓躲避战乱穷困的避难所。

那么这些到了南洋的华人不仅带去了劳动力,更是带去了各种风俗习惯,饮食文化。

关于肉骨茶的来源,最广为流传的应该是“苦力”论。下南洋的苦力们不适应当地的天气,为了养生补身从老中医处得到了茶包,然后配以肉骨熬煮,以达到增强体力的目的。

当然,这种以讹传讹的带着时代滤镜的故事是经不起推敲的,就仅苦力买不起排骨这一点就能轻而易举将其推翻。

众多传说中比较令人信服的是马来西亚的巴生是肉骨茶的起源地,肉骨茶这名字也被证实来自于巴生老店德地肉骨茶

肉骨茶原来的名字叫做炖肉骨,是流行于巴生街头巷尾的一种小食。后来被一位来自福建永春的李文地按照家乡做法加入中药食材熬煮之后,大受食客欢迎,食客们亲切的称他为“肉骨地”。在他的家乡永春话里“地”和“茶”(Teh)同音,久而久之就传成了“肉骨茶”。李文地也顺势将自己的肉骨茶打出德地肉骨茶的招牌。

如今在巴生,德地肉骨茶已经传至第三代,生意好到带动周边饮食业发展的地步。美食家蔡澜先生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过德地肉骨茶:“先喝一口汤。啊,除了肉香,完全没有其他味道。所谓没有其他味道,是你吃不出大蒜、八角、当归、胡椒或酱油味。这些配料都有强烈的个性,时常喧宾夺主。但“德地”的汤,就是肉骨味罢了,香甜无比,是天下绝品。” 看的人都会忍不住想要去一尝究竟。

巴生的肉骨茶虽然一时半刻喝不到,但是北京能喝到肉骨茶也是很好的。

在为数不多的肉骨茶店中,我们选择了评价不错的敦杨肉骨茶。也许是肉骨茶比较小众,或者是国庆节留守北京的人已经不多,午餐时间这家店的人也不是很多。

我们点了三人份的肉骨茶,还有特色菜马来风光、桑巴酱炒龙豆和香茅炒牛肉。

菜上的很快,几乎同一时间就上齐了肉骨茶、马来风光和桑巴酱炒龙豆。


肉骨茶

肉骨茶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也是这家的主打。

肉骨茶是用砂锅端上来的,清洌洌的汤水里漂着大概十三四块的整齐排骨,还给了每人一份小料用来沾排骨吃。

小料里有酱油、红椒、蒜末,沾着排骨吃,味道不错。但是巴生的德地肉骨茶是没有蘸料的,只在乎汤和肉的原汁原味。

茶汤的中药味还算浓重,但是最重的是其中的红枣味,汤中还飘着一颗红枣。按照肉粒君的说法,这里的肉骨茶是遵循的福建派的做法,中药味有了,但红枣味实在过了。

第一次的茶汤很清,但因为锅很小,所以汤很少,于是不够喝的我们只能加了一次汤。收了十块钱,而这次的汤就比上次油了。

总体来说,味道还是不错的,但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不少,距离正宗肉骨茶还是有很大差距呀,而且价格实在有些偏高,性价比很低。


马来风光

虽然马来风光这个名字起的很有意思,但它其实就是虾酱炒空心菜。



虾酱的味道恰到好处,不会太多,也不至于完全尝不出来。空心菜和虾酱的搭配也很合适。


桑巴酱龙豆

桑巴酱是一种马来西亚风味的酱汁,龙豆是一种海南等地特有的蔬菜。

这道充满着异域风情的菜吃起来有点甜甜辣辣的,口感非常清爽。

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冷的速度非常快,一道热菜稍微一放就成一道凉菜了。肉粒君说,比较专业的做法应该是用一个热盘子盛放,以延缓它变冷的速度。


香茅炒牛肉

这道菜可以说是这顿饭的败笔

加了嫩肉粉和裹了过多淀粉的牛肉炒老了之后,嚼起来简直是费劲儿。口味上也没有任何特别或出众之处,可以说支撑我们吃下去的动力是价格。

美食的发展和传承,很多时候经历了祖辈人艰辛的血泪史和后辈人执着的坚守。每一个美食文化背后,都有真真假假的传说和故事,但不管历史的真相是怎么样,美食的传承都离不开每一位用心吃美食的食客

做用心的食客,传承最好的美食。

你可能感兴趣的:(肉骨茶的背后,多得是华人下南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