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手头上有了N条内容,如何“组织”这些内容?

当你手头上已经有了N条内容,为了使内容面向用户价值最大化,要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如何设计流通机制?

这两个问题,不只是关乎运营,还关乎产品。不只是关乎执行,还关乎于内容相关的整个产品机制的构建。

Kong过去也这么认为,我们在做的并不是一篇篇的内容,而是一款产品,要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做好内容的聚合。

一个运营者,如果想要跳出不断的“写稿——编辑——发稿——写稿”的循环,成为一个段位更高的内容运营,有能力去做更进阶的事情,必需理解以上的两个问题。

本文先讲前一部分:内容的组织。

当你手头上已经有了N条内容,为了使内容面向用户价值最大化,要如何组织这些内容?

很多笔友,以及Kong本人,都已在码了不少的字,发布了多篇分享内容,如何让这些内容的价值更大、更持久?

以下是关于内容组织的4个层面的认知与方法:


1.单篇内容的组织与标准建立

这个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对于内容的样式、构成进行一系列的标准化,通过这些个性化的约束,让内容的整体风格、阅读体验看起来非常一致,有辨识度,同时也能提升生产效率。

举个例子:Kong过去在企业做过不少公众号,对于这一点还是比较熟悉的,一个号,每篇内容的不论从逻辑还是视觉整体排版基本上是统一的。体现在:

逻辑上:如采用“总分总”框架的企业新闻稿,又或者是采用“场景-痛点-原因-解决方案”的产品宣传文等。

视觉上:分段长短、标题与子标题格式、配图风格与间距,字体、字号、缩进、行距、颜色、尾巴等基本有一套同一个账号的规范。

此外,在单篇内容的组织上,还要做到了对于内容质量的基础保障,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审核流程,先同事之间互审,再到主管级审核,这也是早期或者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的保障内容质量的方式。如果是有实力的公司,可以采取众包的方式,如知乎的折叠机制。

2.相关内容的聚合

聚合内容,即找到一个中心点,把N篇单篇内容聚合在一起,打包呈现给用户,可以提升短期内被用户集中消费的可能性,放大整体内容的价值。

常用手段:专题、话题、相关推荐、精选等。

常见例子:如门户网站的冬奥会专题页、网易云音乐中的各种歌单、置顶一篇月度精华文章合集等。

聚合的维度是多样的,可以基于事件、话题、人物、时间等,也就是内容可以被不同的延伸维度被多次聚合。

3.整体内容的导览和索引

前两各层面瞄准的是短期、单点的问题,而第三个层面则更多是长期的、整体的去组织内容。

当我们的内容基数足够大的时候,用户更多的访问行为不再是基于“你推荐我什么,我就看什么”,而可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寻找“我想看的东西”。

常用手段:分类、搜索导引、优先推荐机制、信息流等。

主动访问的内容消费行为也分为两种:

①闲逛式。以打发时间为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优化随机获取信息的方式,如信息流、突出热门话题、官方推荐等方式展示刺激或者有价值的内容给用户。

②目的导向式。已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我们可以通过分类、加强搜索体验和引导的方式,给用户一条清晰的路径去查找线索,找到他们想要的内容。如“直播吧”app,是一个体育赛事资讯app,首次打开会引导用户的兴趣运动(如英超、中超、CBA、NBA等),选择后会进入关注球队的分类(如洛杉矶湖人、广东队等),选择呈现给用户的就是该类别下的所有最新资讯,大大提高了球迷用户获取资讯的效率。

当然,也有不少内容平台通过混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知乎,既有信息流推荐,也有分类、搜索框等入口。


4.核心拳头内容的呈现

任何一款内容型产品,都需要让自己的你内容具备特定的调性、风格和用户识别度。当产品的内容基数很大的时候,更需要在用户首次访问的时候,让用户记住你的特点,这就需要有拳头内容的呈现。

常用手段:首页banner推荐、浮层、弹窗等。

常见例子:得到APP,首页弹窗,一般放着最新的课程、直播等的预告。


——核心观点来自《运营之光2.0》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你手头上有了N条内容,如何“组织”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