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霞客游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齐帆齐微课)

对于徐霞客来说:为什么要爬山涉水行走天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不会无聊虚度一生。

文|每天努力一丁点儿

徐霞客是驴友的祖师爷。

他写的六十多万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千古奇书。”

就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也不禁感叹:“我很想学徐霞客。”

因此徐霞客的故居,还有毛主席的题字呢。

01 父亲的纵容

徐霞客,名弘祖,一生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被称为“千古奇人”。

虽然徐弘祖天资聪颖,博览万卷诗书。可是他却对枯燥的科举八股文提不起兴趣,他喜欢的是历史、地理和游记。

有一次先生问学生的志向,轮到徐弘祖,他昂然挺胸大声说道:“大丈夫张朝碧海而暮苍梧。”这可把先生气的不轻,“朽木不可雕也!”

可是他的父亲徐有勉却纵容一笑,“不屑于功名之教,不拘于圣人之言。”

看吧,徐弘祖敢离经叛道、不爱科举爱山水,是受原生家庭影响的。

徐弘祖的父亲徐有勉不愿做官、傲视权贵,更不愿意跟达官贵人打交道。当时有两个高官多次慕名拜访,徐有勉一听说他们要来,取道竹林小径,飘然遁入太湖,见都不见。

02 母亲的支持

19岁那年,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过世。

三年孝满,徐霞客很想出外游行,可是却不忍心丢下老母在家。正“不敢请”的时候,母亲对他说,“男儿当志在四方,你当往天地间一展胸怀,怎么能因为我而无所作为呢?”

在当时,徐霞客的行为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不务正业的,可是他的母亲却坚定的站在徐霞客后面,支持他。

不得不说,徐母十分伟大。

每次徐霞客回家都给她讲“各方风土之异,灵怪窟宅之渺,崖壑梯蹬之所见闻。”别人听的惊恐冒汗,徐母却听得津津有味。

更令人钦佩的是,母亲为了支持徐霞客,支持他的梦想,在80岁高龄还陪他一起出门旅行。

有次,徐母病重,徐霞客四处求医,在九鲤湖仙祠求问母寿,得签语“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次年,徐母的病果然好转。徐霞客便为母亲建造了“晴山堂”,取“晴转南山”之意。

1625年,徐母寿终。

这之前徐霞客就有预感。他本来正在华山游览,没来由突然感到心脏颤动,徐霞客立马回到家中,发现母亲已经病倒,正盼着他回来。

徐霞客四处搜寻名参做药饵,每天守在床边照料。

母不食,霞客亦不食。

03 游行天下

徐霞客出去旅游,走过荒凉的穷乡僻壤,到过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他全程徒步游行,风餐露宿,足迹遍及三山五岳、长江大河。你听说过的,他去了;你没听过的,他也去了。

出游在外,徐霞客鲜少有回家的时候,一般都是婚丧、生子等事宜让他不得不回。

苏轼在定风波里写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不就是徐霞客的写照吗?

1636年,徐霞客有与一个法号“静闻”的僧人同行出游。

行至湘江,一伙强盗冲进船里烧杀掠夺,静闻为了保住经书,被强盗捅了两刀,受了重伤;徐霞客则跳入江中才躲过一劫,但钱财尽失。

众人劝徐霞客返乡,他却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葬我的尸骨?”颇有点儿“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大无畏。

深受重伤的静闻抵达南宁不久后就与世长辞了。留下遗言“若死,可以骨往。”希望自己可以长埋鸡足山。

正如徐霞客所说:“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每次翻越不同的山、淌过不同的水,总会明白一些道理:经历不会说谎,它会让你看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也会让你懂得什么该舍弃、什么要珍惜。

为什么要爬山涉水行走天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不会无聊虚度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齐帆齐微课 第2期28天(21)篇1495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徐霞客游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