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这个词我原来的理解是想一出是一出,不着调、没常性。近读庄子《齐物论》发现该词的出处,是一个寓言故事。

原文是: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狙 (jū )古书上说的一种猴子。词意是: 窥伺。

此段经文的白话文意思是:

竭尽心智追求事物的统一,而不知它们本来就是同一的,这是所谓的“朝三”。何为“朝三”?有个养猴的人给猴喂栗子,先说:“早晨喂三升,晚上喂四升。”众猴都嫌太少而发怒。一会儿养猴的改口说:“那么,早晨喂四升,晚上喂三升。”众猴都都高兴了。名和实虽然都没有什么改变,但猴子们喜怒却大不相同,这只不过是顺着猴子的心理习惯罢了。所以圣人不执着于是非的争执,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这就叫做物与我各得其所,并行发展。

由朝三暮四改为朝四暮三,众猴态度大变,对于哥猴的人来说,只是改变了一下秩序而已。庄子要表达的意思在于没有是非,万物齐一,所以不必争论。对于人心来说就是:万事不必执着,不争论是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朝三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