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之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写给其爱妻王宴媄相思相念的一首情诗,可惜诗还没有寄到长安,王宴媄离世已将近一年,等到李义山从巴蜀回到长安时,家中已没有了往日的人间烟火,只有妻子的遗像挂在冰冷的房中。此时此刻,睹物思人,往事如江海在心中倒腾,于是,李商隐留下了这首悼亡诗《房中曲》:


《房中曲》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作为李商隐的妻子,幸又不幸。幸运的是两人的爱情真挚而热烈,平淡而持久,如果说元稹与其妻韦丛算得上是相敬如嫔,那李商隐和王宴媄则是举案齐眉,不幸的是李商隐和王宴媄为生活奔波而聚少离多,以致阴阳两隔却杳无音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站在你的坟前和你说话,你却再也不能应答。李商隐的痛苦,又岂是一首《房中曲》所能尽括。

李商隐是晚唐诗歌奇才,在用典方面,除诗鬼李贺勉强能与之一比之外,无人能出其右。义山之后,有一派诗人专学西昆体,然只是学到皮毛而已,义山之诗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以至留下“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的慨叹,我们妨以《锦瑟》来说明: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一诗,有人注解为怀念妻子,亦有人注解为对自己年华的哀叹,再有人解注成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诗,甚至还有人解读成影射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哀叹...... 这或许是义山诗的诡谧之美吧。类似《锦瑟》的诗在李义山的诗集中比比皆是,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又如《碧城三首》:

其一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其二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其三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有人考证《碧城三首》是李义山在修道其间写给宋华阳姐妹的爱情诗,当然,也有人考证是其讽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私生活。这些,在老夫看来,都不重要,唯诗之美才是令我们所心生向往之所。

        李商隐一生可谓坎坷之极,十岁丧父,作为家中长子,自然而然就承担起了家庭重担。据他自己所写的文章中记载其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十五岁时李商隐便已出类拔萃,到长安后,得到了白居易和令狐楚的赏识。特别是令狐楚,慧眼识才,不但解决了其生活上的困难,更是亲自指导其文章诗赋,使其很快便名满京城,同时,也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绹与之成为朋友,朝夕相处。以至在其临终前,嘱托李商隐为自己料理后事,整理文集,足可见其用心之深。

        然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中了进士后的李商隐,却投入到了王茂元的麾下,且成了王茂元的乘龙快婿,这让令狐綯颜面尽失。当时的王茂元与令狐綯分属不同的阵营。在牛李党争的环境下,李商隐的作为就成了这场争斗的牺牲品。有时候,历史的一料尘埃,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背负不起的大山,跨越不过的鸿沟。李义山的命运从此就注定了颠沛流灕,我们不妨从《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这首诗中,体会其无奈的清苦与悲凉: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被生活压跨的李商隐,无奈之中多次求助令狐綯,可惜一次次的求助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无望,李商隐在洛阳闲居时,想起当年和令狐綯一起读书的情景,想依靠这种关系重新回到已经加官进爵的令狐綯身边,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这首诗很隐晦,却也把心思表露无疑,作为郎中的令狐綯不可能读不懂,然而,一想起当年和自己称兄道弟,和自己的父亲情同父子,却能不顾一切的投入到对手的阵营里,对于这种背叛,任谁也是无法原谅,于是,这封带着情深意重的诗便就石沉大海了。

        关于令狐綯与李商隐关系最终变成路人甚至仇人的过程,还有一件小事值得一写,话说有一年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绹,但令狐绹正好不在家,于是李商隐在令狐绹家的墙上题了一首诗: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的是李商隐追思令狐楚对自己的赏识和栽培,表达了感激之情,后四句很委婉的表达了对令狐綯的不满。据说令狐綯回家看到这首诗,沉默良久,然后将房子锁起来,不再开启。 其实,这首诗中因为有“楚”字,这在当时犯了令狐楚的忌讳,作为儿子的令狐綯也就只剩下内疚和愤怒了。当然,这个情节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作为文坛和诗坛的高手,李商隐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更何况李商隐过来是有求于人。

李商隐一生留下了五百多首诗,其中《无题》诗占了很大部分,之所以叫无题诗,是因为诗中所包含的情意无以名之,故曰无题,如以下三首:

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二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其三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人生百味,岂是一题可解,李义山诗亦如李义山人,曲折多变,起伏宕荡,尝尽苦楚,终化作几首无题。


       《唐才子传》如此评述李商隐:

  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遇之甚厚。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又中拔萃,楚又奏为集贤校理。楚出,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除待御史。茂元为李德裕党,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来京都,久不调。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为判官,后随亚谪循州,三年始回。归穷于宰相綯,綯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従小人之辟,谢绝殊不展分。重阳日,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綯见之恻然,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东川,辟为判官。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及従楚学,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时温庭筠、段成式各以穠致相夸。号"三十六体"。后评者谓其诗"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要非适用之具"。斯言信哉。初得大名,薄游长安,尚希识面,因投宿逆旅,有众客方酣饮,赋《木兰花》诗就,呼与坐,不知为商隐也。后成一篇云:"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客问姓名,大惊称罪。时白乐天老退,极喜商隐文章,曰:"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白死数年,生子,遂以"白老"名之。既长,殊鄙钝,温飞卿戏曰:"以尔为待郎后身,不亦忝乎"后更生子,名衮师,聪俊。商隐诗云:"衮师我娇儿,英秀乃无匹。"此或其后身也。商隐文自成一格,后学者重之,谓"西昆体"也。有《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初自号玉溪子。又赋一卷,文一卷,并传于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才子传》之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