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读后感

首先身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想自己变成机械的教书匠,而且有理,有情,能跟进时代,走进学生的育人者,那么我们就必须做研究。

教师做研究,可以从很小的一个想法,一个概念,一个事件开始写作,然后扩开来。教师细心观察,仔细研究,即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研究。

首先,做质的研究就要进行写作,而写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为了保持,我们需要不断地想办法给自己充电,多读书无疑是充电的最佳方式和途径。可是我们也要知道,文献的运用,在质的研究中,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可助力研究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而用得不好,则会束缚我们的研究,让我们的文案“削足适履”。所以在进行研究时,必须要有选择理性地运用。质的研究中,一个十分著名的建构理论的方法是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的“扎根理论”。其提炼理论必须从资料中来,而且研究者必须保持理论敏感性,还要学会不断比较概念与资料,或同类比进行比较,还要学会抽样方法,即去除不相关的,或理论薄弱的,留下对建构理论有关的资料。

质的研究中的“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前人的理论、研究者自己的理论、资料中呈现的理论。即学习,调查,及分析总结的过程。这三者是互动的关系。缺一不可。所以,我们也要知道脱离实际的阅读资料对于教师并不是有效的阅读。我们还需要从教学实际中去搜索相关资料。那么在收集资料,进行采访的时候,我们就要做足充足的准备:备问题,也就是想问哪些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以什么样的开场,在什么样的场合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备被访者,这些受访者,有什么样的特点,避免被一个或几个主动的受访者带偏大家的意见。

第三,研究的过程就是阅读——重组。阅读资料,阅读生活,将生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采访,阅读资料,分析——重组的过程,在语言的组织过程中,有类比法与情境法,两者相辅相成,结合并行。

所以,我们要将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呈现出来,还需要将资料“重组”——整理成自己的资料。在资料整理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写作的热情,这也是很难的,那我们可以想一些办法,比如:创造好的写作氛围;在写作开始时,也可以从最容易的,自己最擅长的,最有心得的部分写起,然后再扩散;在写作内容重审时,也可向了解研究内容的同事询求帮助,来修订稿件。

总之,教师做质的研究,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多观察,去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多搜集,多采访,再将资料合理重组,那就是一份对教学有用的研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