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的年轻人必须懂得的人情世故有哪些?《围炉夜话》看过吗

年轻人初出茅庐,适当明白一点人情世故那是必须的。然而,不是所有的经验都适用,也不是所有的“前辈”都正确,故此,强烈推荐大家看一本处世奇书《围炉夜话》。

这是清代文人王永彬一世的处世精华总结,围炉夜话,顾名思义就是围着火炉彻夜畅谈。这本书很薄,但是,思想却十分厚重,都是作者亲测有效的实用经验。对于修身、处世,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修养等,都有十分独到的见解。


立志与做事

志向,是一个人的内在根基,关于这一点《围炉夜话》说得特别透彻:

原文: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白话翻译:

一个人的志向要高远,如果志向不高就容易随波逐流,导致一事无成。

但做事却不能心大,眼高手低,就会舍近求远,难以获取成就。


名人案例:

心学大家王阳明12岁的时候,去北京读书。因为心性聪慧,脑子活络,颇让老师和父亲头疼。有一天上课,王阳明枯坐无聊,于是起身问了老师一个问题:何谓人生第一得意事?

老师笑眯眯捋着胡子说:这个应该问你爹爹呀?你看,你爹爹读书勤奋,考中了状元,不但封妻荫子,而且光耀门楣。你说这还不是人生第一等得意之事吗?

谁知道王阳明摇摇头:非也非也。老师好奇:难道还有比这更加得意的事?王阳明小脑袋一昂:当然。读书勤奋,考上状元,固然好。然,读书做圣贤,岂不是更加好?

老师听了,沉吟不语,心中却惊诧莫名。果不其然,王阳明随后开创心学一派,成为孔孟之后的大圣人。


用今天的话来说:有短期目标者,成小事,有中期目标者,成中等事,而有长远目标者,方能成大事。

态度与做人

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都是空谈。

原文:

无论作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

白话翻译:

不管身处于什么层级,都不可摆出一副势利的气势;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不能有心烦气躁。

名人案例: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回便装去寺庙游玩。

方丈见来人其貌不扬,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懒洋洋地说:坐,又抬手指挥小和尚:“茶。”

苏东坡一看这架势,就明白了。

于是,就想戏弄一下他,吩咐站在一边的小和尚说,要布施一些香火钱。当着方丈的面,苏东坡提笔写:香火钱100两。把个老和尚欢喜坏了,赶紧热情地站了起来,连声说:“请坐。” 又吩咐小和尚:“上茶。”

苏东坡笑了,又沉吟了一下,落款写:东坡居士苏轼。方丈吓了一跳,如此样貌普通之人居然是名动天下的大学士苏轼,慌忙深施一礼,满脸堆笑:“请上坐。” 又指挥小和尚急:“快快,上香茶。”


待苏东坡坐定品茶后,方丈借机请他为庙里题字。苏东坡很是爽快,大笔一挥,写下了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上茶,上香茶。

方丈看后,羞得满面通红。

良心与处世

良心这个东西不是做样子的,更不是拿给人家看的,而是用来安定自己的。良心就像船锚,无论风多大,有了这个锚,都能定住。

原文:

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

白话翻译:

为人处事没有任何标准依据,问心无愧就好。俗语说: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名人案例:

东汉杨震为官清廉,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路过冒邑时,遇到县令王密,乃是他的故交。


听到杨震到来,王密在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了十斤金锭作为礼物。王密的意思,一则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则想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

杨震毫不客气地拒了。

王密赶紧说:我来的时候是夜晚,谁也没看见。而且,我对谁都没说呀。杨震生气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灰溜溜地走了。


最后总结一下,明代有两本修身养性的奇书《小窗幽记》和《菜根谭》,而《围炉夜话》是清代作品。时隔百年之后,《围炉夜话》能够与之并称,绝非等闲。

这三本书,将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情世故讲得极为透彻、明白,若学为人处世,这三本当为经典,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聪明的年轻人必须懂得的人情世故有哪些?《围炉夜话》看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