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所以无法安心离开】

临床上有位爷爷生病,平常受到爷爷照顾的奶奶,反过来照顾病倒的他。

「老伴啊!老伴──」临终时刻,经常会出现喟叹式的呼吸( 呼吸浅快或深而费力),急喘且极度不适,然而当爷爷看似稍微平和,

奶奶以为他即将走掉了,就喊了一声他的名字,使他马上又喘起来,过了一会儿当爷爷又恢复平静时,阿嬷再度喊他的名字,如此反复。

病人此刻一定非常难受,原本要离开了,可是因为太太的不舍而拖着一口气。「奶奶,妳怎么会想要一直叫爷爷?妳让他好好地休息,不好吗?」社工师问奶奶。

「他是好人,他对我很好!」奶奶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叫醒爷爷,只希望他不要走。

「他怎么对妳好?」社工师又问。

「他会帮我开酱油瓶子!」她回答。


这是一件很小的生活琐事,过去的年代,男人大致上不进厨房,一个会帮老婆开酱油瓶子的老公,相对来看是个相当体贴的人,当中隐含了老公对太太无微不至的体贴,为什么说爷爷是个好人?

因为他可以不顾父母的反对、不顾众人质疑的眼光,愿意走进厨房帮她做这件小事!

奶奶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不需要亲自下厨了,而且现在的酱油瓶子也不用费力就可以转开,为什么还要在乎这件事情?因为这是爷爷对爱的一种诠释与表现,属于他们之间的情感记忆。


「爷爷之前对妳这么好,现在他不舒服了,妳想不想要也做一些事情,让他比较舒服,代表妳的感谢?」社工师跟奶奶说,她点了点头。

「妳看妳每次一叫爷爷,他就不能好好地休息,他又急喘起来,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能够做一些事情帮忙他,妳觉得可以怎么做?」社工师又说。

如此短短一段谈话之后,奶奶似乎就明白了,她走到爷爷耳畔轻声对他说:「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地走吧,生活上有儿女们会照顾我,你不用担心!」说完没多久,爷爷就真的安心地走了。

爷爷安心地离开,也许不是因为知道儿女会照顾阿嬷,因为他应该早就相信儿女会照顾他最爱的老伴。爷爷可以安心地走,应该是听到奶奶的话语,知道她可以接受了。可以接受,就可走向未来。

【有所为,有所不为──临终现场的情感引导】

一般晚辈对于长辈的离开可能已有心理准备,往往能够较为平静地接受,然而老夫老妻其中一方的离去,对另一位来说可能是巨大的打击。

有时候常听家属说:「我爸妈感情没有很好,也没有不好,就是天天吵,但是也不会吵得很凶!「或者说:「两个人相处就是这样,七老八十了也吵不起来,就是两人共同生活着!可是等到老伴要走的时候,才会看到两人之间累积的情感是如此地深层。

站在临终的现场,社工师跟心理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因为在当下,家属其实正陷在情绪之中,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帮忙他们厘清情绪背后真正的意涵,

就像案例中的奶奶其实想对爷爷讲的是:「你是这么好的人,怎么会这么早就离开?我很舍不得你,但是我要谢谢你对我这么好!」因为当下的奶奶也不知道能够怎么办,才会不断地叫喊着爷爷的名字,话中隐含对老伴的深情与疼惜。

当社工师和她谈完之后,奶奶就懂了,懂得她在这一刻,只是想要告诉老伴:「我知道你对我的好,谢谢你,我愿意在这个当下给予你最多的祝福,你不用担心我,我们的子女都会好好地照顾我,我也会很勇敢!」

其实这可能是平常看连续剧都会出现的对话,只是在那个当下有没有情感的进入,取决于旁人懂不懂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牵绊。

「你放心走吧,子女都会好好地照顾我,你不要挂心!」这些话千篇一律,大家都是这么讲的,但是当我们知道背后有一个「开酱油瓶子」的小故事,这段话隐含的意义就有所不同了。

其实到了老年的最后阶段,人生已经走了大半遭,有时候他们知道年轻岁月做过的一些荒唐事,譬如说外遇或是不负责任,但是到了这个时刻,很可能只会说:「那些都过去了!」

也许相处过程中小争吵不断,然而当彼此「得知」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走在「接受」的路上了,特别是在临终病床上的对话,牵扯出长期累积的情感。

所以有时候站在病床畔陪伴家属或病人,然后引导他们说出来的话,其实都是他们过去的互动经验,那个东西对他们才有意义,也才能帮助他们走向善终的圆满结局。


#本文摘自《倾听情绪-罹癌长辈与家属的心理照顾》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不下,所以无法安心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