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兄弟》读后感

最近花了半个月时间读完了余华的《兄弟》,成年后的自己,怎么说呢,不是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是心静不下来,如此沁入式的读书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六百多页的五十多万字的书已经好多年都没有读过了。这次的读书背景是全国都在疫情放开之后,我也中招了,也许苦难之中读这苦难之书可能有点点感触吧!

说回这本书,刚开始看时候我是看不下去的,因为前半部分全是“屁股”余华语言也不怎么优美,再加上这恶臭的情节,我不是说作家设计的情节“恶臭”,而是……总之你去看吧,你也会这么觉得,这让我一度想起来前阵子新闻里的那个女诗人,著名作家的女儿,好多屎尿成分在!偏小半部分就是这样的一个文笔风格,着实让我受不了。

关乎人物设计,我觉得又是熟悉的美丑对照,自从打第一次知道雨果的美丑对照之后,我对这个词语颇为敬佩,或者说是敬畏!伟大的写作技巧,铸就了太多的经典,而雨果给这一切经典命了名,无私的告诉了我们这个规律!李光头和宋钢就是美丑对照,李光头又丑又粗俗,宋钢文质彬彬又英俊,兄弟二人的美丑不变跨越了两个年代。相对而言,他们兄弟二人在旧时代里受的苦难是有真实又美丽的,他们心地纯良,没害过谁,更也没坑过谁,老实巴交地孩童年代,淳朴无暇,与赵诗人刘作家还有那些群众他们不同,他们像是被暴力冲昏了头脑,血气方刚的任由不理智控制,对比之下,两个孩童的纯真显得弥足珍贵,再加上余华那拙朴的语言风格,味道就出来了,但我还是不太能够理解“性欲长凳”“性欲电线杆”的加入。

对于林红,长得美心也美,但后面的转变我又惋惜又不能责怪她,一切都让我觉得情有可原,金钱的确不能够是人这辈子追求的,但前提你有钱活着再继续想吧,宋钢的阴柔满足不了她的欲望,给不了她安稳的生活,但整颗心,一生,比什么都宝贵,我喜欢在看书之后从人物里挑选个最幸福的,林红就是,前半辈子有宋钢的全心全意,有全镇人的羡慕和追捧,有李光头的为爱结扎,后期敢爱敢恨做自己经营起了红灯区和理发店,一辈子跌宕起伏,完完整整!但我总觉得人物转变设计的地有些突兀,可能就像余华后记里说的,这个故事本来想写十万字,没想到一不小心写了五十万,再写下去可能太长太长了,他自己也觉得太长了吧所以就赶紧收尾了,但真的太突兀了,不过也没关系,给读者留一个脑补的机会。

对于赵诗人和刘作家,我觉的是作者本人对文学工作者的一种嘲讽,可能还有些自嘲,文人相轻的意味儿,这两个小人物我也没太大印象,就是感觉总是分不清楚,可能名字太像了,但对于赵诗人最后住在铁道边的小屋子里敲打黑白电视,还有被火车的隆隆声震动的颤抖,我觉得设计的很好,我觉得宋钢也是卧轨的,或者这种颤动不是幽默化的,那么简单呢,谁说不是是一种灵魂的敲打呢?更像是一种作家的写照,有得没赶上时代经济的潮流,抱着自己的稿子,苦熬度日,而对于刘作家更像是那种有经济头脑的,靠着媒体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舌,靠着粉饰,夸辞,活得纸醉金迷,这样沉淀下来看,也不知是余华的设计还是我过度解析!

最后我还是想说回主角,宋钢和李光头,毕竟他们才是兄弟!我一度认为中间很长一段他都写跑题了,但又回来了,宋钢苦难了一辈子,是大多数那个年代的人的样子,比较真实,让人心疼,我做梦都是他串花卖花,扛大包,卖保健品的样子,隆胸那段我真的看得狗血淋头,他是被那个年代里的无奈杀死的,也是被科技病魔折磨死的,更是被兄弟和老婆的乱伦压死的,不是火车,他死前还不忘对自己的眼镜好,老天赐予他的东西并不多但每一样他都视若珍宝,这才是人应该有的样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海鸟,渴望自由,他看到海鸟,他问心无愧的看到了,也随之得去了。而李光头不行,一辈子虽然有着高超的商业头脑,赚的金银满钵,即便最后飞向太空他也做不了鸟,他是最有钱的最悲哀的,无一人真心待他,都是围着他的钱转,转得那么明目张胆,他也十分清楚,无数个黑夜,我想他也会放下伪装,大声哭泣吧,他总像个孩子,像孩子一样敢闯敢荡,小孩子一样自私的从宋钢身上汲取温暖,天不怕地不怕,好在有那是十几个聋子傻子瞎子瘸子,一直围绕他,让他一丝儿人间的温暖。

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想说,成也金钱,败也金钱!欲望啊,海鸟啊,生而为人,我是卑微的哪一种?

你可能感兴趣的:(余华《兄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