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遗忘有方法,改变需要生自省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此书相较《社会性动物》多了中国诗词之美,深得我心。心理学是一门极其有趣的学科,几十页的内容让我茅塞顿开,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方能真正成长。

对抗遗忘,唯有重复

“莫等墙倒再造墙”,莫到遗忘从头来。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需要珍惜睡前醒后的高效记忆时间。反思自己近来的时间安排,晚上被手机占据,早晨被女儿“偷走”。照顾女儿,自是母亲之责任。但是,女儿睡后,放纵自己,漫无目的地在网络世界里闲逛,实属虚度光阴。回到教学,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都在警诫我:重视晨读,上课开始创设情境,快下课时总结。虽然我学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但是并没有真正将其融入到生活中、工作中。“复习旧知识好像是在咀嚼已经吃过的馒头,没有味道。”确实如此,复习之枯燥让我停滞不前,并且未能真正习得书中的智慧。复习方法多样化,对抗遗忘,拒绝枯燥,升华已知。

留点“空白”,自省自知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师者点到为止。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长大后的我们忘记了自己是孩子时所厌倦的“滔滔不绝”的批评。所谓“你要怎样怎样、你又怎样怎样”成为魔咒,犯错的孩子心中常觉反感,枉费大人口舌。道理传授之后,剩下的只能靠孩子在跌爬滚打中前行。我们给孩子指了许多扇门,但是门还关着,他们将自己去扣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之门。适时放手,适时陪伴,师生、父母与孩子共同进行一场自觉且漫长的修行。

路之远,勿急勿弃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个个摆渡人,学生毕业了,老师当返程。共同努力的日子,切勿蹉跎了岁月,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且整装出发。曾经有一个学生令我印象深刻。他上课站着也能睡着,下课生龙活虎,作业“忘带”是常事,放学后留校背书还趁机溜走。虽然昨日还生气其“孺子不可教也”,但是第二日该生总是是笑容满面地说“老师好”,怒火全消,心生欢喜。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点,礼貌、阳光、怀有赤子之心便是吾等大人需学习之处。反复强调无果,进步缓慢,那就慢慢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静待生的提问。

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珍惜睡前醒后的黄金时间。行胜于言,反复强调,孩子屡次出现同一个错误,不如换一种方式引导。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会成。活在当下,活在欣喜中,活在每一次呼吸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抗遗忘有方法,改变需要生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