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妈妈看完《你好,李焕英》:她想让我学贾玲,我想让她学做妈

导语:

妈妈不是妈妈,还是她自己,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属于他自己。

春节期间第一次带妈妈去看《你好,李焕英》的电影,我在旁边哭得稀里哗啦,我妈却在旁边狠狠地盯着我。

电影结束后,她问了我这样的一句话:人家的妈就让你这么感动?

我顿时脑回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突然回答:我为什么没有李焕英这样的妈呢?

我妈马上反驳道:我也没有“贾玲”这样的女儿呀!

妈妈说完后,我们两个人手挽着手,一起哈哈大笑地走出了电影院。

这就是我和我妈,没有所谓的“母慈子孝”,也没有所谓的“用爱包裹着”孩子的错误,反而是该骂的骂,该揍的揍,骂完揍完,妈还是妈,孩子还是孩子。

我不想要“李焕英”这样的妈妈,我只要我妈

电影《你好!李焕英》很好看,在电影院里,前半场爆笑,后半场哭得稀里哗啦,像个孩子一样。说它是喜剧,又好像是悲剧,喜忧参半,或许这就是人生,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因为我的妈妈就在我身边。

这个电影改编自贾玲2016年版同名小品,讲的是女儿穿越回到过去,像闺蜜一样见证母亲的少女时代。贾玲给妈妈介绍对象,聆听妈妈的心声,希望妈妈不要和爸爸结婚……

李焕英是一个好妈妈,和李焕英相比,我的妈妈似乎不是一个“好妈妈”。她没有像李焕英那样:孩子拉裤兜还夸奖聪明,孩子要吃烤串就亲手捕小龙虾,孩子裤子破了就不断学习缝花样,孩子哪怕通知书造假了也能宽容安慰,相信孩子一定成功。

我的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妈妈

我记得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喜欢写作文,于是悄悄地给报刊寄信投稿,买邮票的钱是我存了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那个时候家里很穷,根本没有生活费,一两毛钱对于我来说都是很多钱)。

有一天,我终于收到报刊的回信了,我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大声念给妈妈听。妈妈听完后,特别生气,当着我的面,就把信撕坏,她还大声地骂我,说我就是浪费钱。我哭着跑回房间,哭了一下午,我妈都没有来哄我一次,那时我在想我妈妈也许根本就不爱我。

我妈从来不会主动夸我一句,即使我表现得再好,她也不会夸奖我,只会责骂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那么的咄咄逼人。我甚至怀疑过我是不是我妈亲生的,大人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好”,而我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妈好”。

直到我读高二的那一年,我摔了一跤,脚肿得像包子一样,不能走路,只能请假在家养伤半个月。我爸接我回家的时候,我忍着疼痛非要自己走进屋,我妈看见了,我以为她又要骂我,可是她没有。她赶紧扶我到床上坐着,把做好的饭菜端到床边让我吃饭,我愣愣地看着她,她却说:看什么看,不吃就饿着,节约粮食。

我妈突然对我这么好,让我怀疑那还是不是我妈,直到听到那句恶狠狠的话时,我才反应过来,没错,我妈还是我妈。

那半个月的时间里,我担心学习跟不上怎么办?我妈却担心我脚好不了怎么办?她安慰我:学习不重要,脚好了就行,脚好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那半个月时间里,我才正直地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妈妈的爱就是这样,她嘴上说着恶狠狠的话,心里却心疼不已,她不会说,只会做,用实际行动来爱你。

“李焕英”这个妈妈很好,简直就是理想中的妈妈,可是,我只想要我的妈妈,她是一个普通的妈妈,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

妈妈教会我像一棵小草一样,不管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依然可以茁壮成长,甚至长成参天大树;不管是面对什么事情,依然可以乐观向上,哭完过后继续奔跑;不管经历了什么事情,依然可以从容不迫,笑对人生。

我妈不想要“贾玲”这样的女儿,她只想我做自己

看完电影后,我问过我妈:妈,你想要一个像贾玲一样成功的女儿吗?

我妈说:想啊,可惜你又不是贾玲,你还是做你自己吧!

瞧,这不就是我妈吗?嘴不饶人心地善,她活得通透,她清楚地知道她女儿不是那块料,她更明白要站到“贾玲”那个高度,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所以她希望我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足矣。

我们总是能听到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么好”,父母总是喜欢攀比,但是当听多了便习以为常了。父母说多了,也成为一种习惯了,他们不是一味地觉得别人家孩子,自己家的孩子不行,而是他们习惯了责骂式的教育方式。

当我们静下心来,和父母坦诚地交流,或者是偶尔从别人口中听到父母夸我们话语时,你会明白,其实父母只是不善言辞,不愿意当着我们的面夸我们罢了。

父母不希望你成为谁,他们希望你勇敢地做自己。

她想让我学贾玲,我想要让她学做妈

在知乎上有这样的一个问题:看《你好,李焕英》电影时孩子哭得稀里哗啦,但是回家后也没多刷一个碗,说两句,还一样顶嘴,这是为什么呢?

“她想让我学贾玲,我想让她学做妈”,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和我妈从来就是你一句我一句,要是某天突然对方变得“矫情”了,一定会吓坏对方的,彼此会不自觉地怀疑,是不是吃错药了?还是得绝症了?

曾经我也非常羡慕家人和睦的家庭,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妈妈可能不是妈妈,孩子可能也不是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朋友。不要羡慕别人的好,也不要轻易地试图改变别人,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孩子看完《你好,李焕英》哭得稀里哗啦,回家该顶嘴照样顶嘴,一个人的变化不是因为一次两次就能改变,所以这都很正常。

不要轻易拿家人和别人做比较,这样会很累,而且别人也“不配”,有人闹,有人笑,这就是家。

写在最后:

马上就要过“三八妇女节”了,我还会像小的时候一样,大声地对妈妈说:“三八节快乐”,妈妈还是会生气地吼道:你才三八。我会送妈妈礼物,不会说专门给她,只会说:衣服买大了,难得退了,你拿去穿吧!

在妈妈身边时,我永远像个孩子一样,打打闹闹,妈妈则是又好笑又好气。

生活中,我像一个战士一样,孤军奋战,所向披靡,报喜不报忧,为的就是不让妈妈操心。

最后祝愿所有的妈妈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今日话题:

你有什么想对妈妈说的吗?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妈妈看完《你好,李焕英》:她想让我学贾玲,我想让她学做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