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的转向选择
今年春节,很多城市禁放烟花爆竹。自然地,出现了多种声音,引发了一场线上线下大讨论,或者说是争论。
有赞同的,有反对的,各有各的理由。市内禁放烟花爆竹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出现这种争论也在意料之中。
到底该不该放?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作细论。想要说的是,通过这个话题,我们会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争论?
其实,争论这一表象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或者是节日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徘徊。根本上,就是传统节日文化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带来的一种冲突。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源起于农耕文明。我们中华文明同样不例外。这就注定古老的传统文化带有很深很深的农耕烙印,或者说基因。这种基因体现在文化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节日文化。
就拿我们中国来说,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很多内涵寓意、活动形式等习俗都带有农耕色彩。
比如春节,俗话说进了腊八就是年,过了小年习俗那就更是多了起来。一直到年除夕,各地每天都有特定的习俗。这些习俗在农村就能比较好的传承和体现,但到了城市有很多就有点“水土不服”了,出现了变化。像走亲访友,在农村,以前多数都是年前忙年,年后走亲访友,但城市当中多数人会在年前就开始了,年后的都是有选择地串门。
再比如中秋节,农耕文化体现的就更为明显。这一天是团圆的日子。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看着一年的收成,赏着天上的明月,其乐融融,这更像是对劳作大半年的一种盘点和庆祝。到了城市,就有了别样的意味,又变作了一个走亲访友的节日,庆祝丰收的含义就无从体现。
社会总是在发展。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必然会对节日的内涵、形式、方式产生影响。或者说节日文化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两者是互动的、相适的,这是一种必然。
由此,我们说,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推动传统节日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在内容上、形式上实现更好的融合和发展,适合现代的社会和群众的需求,就是一个永恒的、自古以来就有的话题。
农耕文明延续几千年,是相对稳定,节日文化当然也就相对稳定。但随着中国城镇化比率的提升加速和速度的加快,让这一话题格外突出,人们的感触就更加明显。
理解了这些,我想就有了争论的答案,那就是该保留的保留,该改进的改进,非左即右地二选一不一定合适,根本的选择就是最大限度顺从民意,因为节日是人民的,由人民创造,由人民表达,其本来就是民众心愿的浓缩和表达。
由此,我们也就无需担心,无需忧虑,无需争论。节日文化的发展同社会发展一样,都会有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相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科技的进步,诸如是不是城市中可以燃放鞭炮之类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节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会有更好的平衡和融合。当然这种转型将是动态的、永恒的,因为文化的发展就是动态的、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