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终身成长》:拥有成长心态,迈向新型职场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公司人事异动,两个在同一岗位上干了10年的老员工,同时被调到陌生的新岗位。其中一个人不断抱怨,新工作完全无从下手;另一人则积极理顺工作流程,主动向领导请教,填补自己的知识盲区,短时间适应了新岗位。

同样一件事,为什么两个人的反应完全不一样呢?当我看完《终身成长:未来职场的7大核心竞争力》这本书,我的困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本书作者是德国的布什·霍尔菲尔德·卡特琳。她是一位主题演讲者、作家和职业辅导师。在博世、汉莎、西门子和爱立信等企业中,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多年来致力于帮助企业和个人解决在职场领域中的挑战,为职场人士提供咨询,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职场素养。

作者在本书中从成长心态、终身学习、自我调节、数字化能力、新型职场、创造力、减速与平衡7个方面解读了如何提升认知并为数字化职场赋能,让读者通过自我提升,不断适应当下的职业要求。

这本书中所讲的7项能力都很重要,是每一位职场人必不可少的职场行走“法宝”。但是如何在职场成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人,书中有三点非常触动我。

一、拥有成长型思维,从容应对职场变化

看完《终身成长》这本书,我明白在职场岗位变更过程中,两位老员工最大的区别不是能力,而是思维方式。在这里先跟大家科普两个概念: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和智力与生俱来,不能或几乎无法改变。犯错意味着能力不足。为了不伤害自尊,往往会从外部寻找原因。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和智力是可发展的、可以被改变的。犯错被视作发展的可能性。自我评估也更加客观,在评估过程中会采用建设性策略和外部支持。

因此可以看到:思维模式不同,面对岗位变化时,新闻中的一个员工恐惧抱怨被动接受;而另一个则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心态,积极主动沟通学习,融入新工作。

岗位变动,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位职场人身上。想要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需要不断离开舒适区,在学习区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不仅需要勇气,也要理智面对失败,不断总结成长和再出发。

作者卡特琳在书中讲到思维模式决定了“一个人如何历经属于他自己的世界”。那如何实现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转变呢?

书中提到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建议:72小时法则。它是指如果你能在72小时,也就是3天内,向着自己的目标迈出第一步,就有很大的概率能完成自己的计划。

畅销书作家弘丹也讲过:“唯有行动,才能打败焦虑。”面对职场变化,拥有终身成长的心态,才能用行动创造新的希望。

二、做敏捷人才,迈入新型职场

奥地利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在变化时代的最大危险是依旧按照昨天的逻辑行事。”也就是说新型职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新型工作和敏捷。

世界每一刻都在加速运转,万事万物以及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敏捷。何为敏捷?就是不死板不僵化,而应该是灵活的,反应迅速的。

为了能以敏捷的方式开展工作,团队协作的方式也必须改变。人们需要重新思考并认识到,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使用新方法和以新方式理解团队是有效且有益的。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参与进来,并形成真正的团队精神。在敏捷系统中,等级和职位观念已经过时,扁平化管理对实行上述新型工作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那我们如何以一种全新的、不同的方式开始工作?如果我们不在敏捷环境中,应如何开始?

作者卡特琳在书中,分享了约翰·斯特普所提出的大声工作法,这个方法已经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知名企业总得到应用,包括博世、戴姆勒和西门子。

约翰·斯特普提出的大声工作法

  大声工作群组是一个由4~5人组成的同伴互助小组,在群组中你可以问自己以下3个问题:

    1.我想要达成什么目标?

    2.谁与我的目标相关?

    3.我应该如何加深我们之间的关系?

  这个大约持续3个月的群组能够帮助你扩大自己的人脉网并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这个工作方法,可以提升个人与组织的灵活性和敏捷度,这意味着我们会从孤军奋战走向真正的团队合作,从知识堆积走向知识共享,从远离控制到走向信任,从缓慢的流程走向快速决策。

总的说来,敏捷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无论是在单位体系中的员工、个体经营者还是管理层,工作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透明度和信任文化变的至关重要。种种迹象表明,努力成为一个敏捷型的人才,对迈入新型职场异常重要。

三、既要深度工作,也要学会“断电”

何为深度工作?在解释定义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最近一段时间,我接到一个新的工作任务。对我来说,完成这项任务难度相当大,因为我没有任务相关的一丁点专业知识。在经历了1天简单培训后,我们整个工作小组就投入到新任务中。

整整一个星期,无数次修改,无数次探讨,从被否决到被认可,最终小组顺利达成目标,完成既定工作。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我觉得工作效率更高,工作过程中也更专注。

所谓的深度工作,是指在进行独立工作过程中,所有的感官与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一件事上的状态。而我完成新工作任务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度工作”的例子。

深度工作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把工作带回家,却也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即使是家人休闲的时间,我的思绪也会停留在尚未解决的工作任务上,使大脑无法放松。

所以我能明显感觉到,这段时间整个人很累,没办法真正的放松。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断电”和深度工作同样重要,唯有深度放松才是有益于身体健康和工作成绩的长远发展的。

具体怎么实行“断电”,作者卡特琳在书中也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比如说,设置一个下班的规律动作,与工作做出明确切割,让自己进入真正的放松阶段。不论是喜欢安静的在家休息,还是刷剧、阅读,做瑜伽,甚至是找友人一起出去玩等等。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去尝试。

正如作者卡特琳所说:“认识到真正的“断电”能够帮助到自己提高生活质量,这往往是开始的第一步。”而我很幸运,遇见了这本书,也跨出了第一步。

四、写在最后

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作为职场人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岗位要求?想要在职场中拥有不败的竞争力,必须要有终身成长型的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还有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具备诸如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敏捷人才”。

在追求个人发展过程中,也要适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深度工作的同时学会劳逸结合,关注个人的持续性发展,提高自己的职场满意度,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在生活中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也能明确感受到人生存在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终身成长》:拥有成长心态,迈向新型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