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儿子自杀,难道和高管爸爸的畸爱没有关系吗?

作者 | 卢璐

来源 | 卢璐说 (公众号:lulu_blog)

我看到了这个比剧本还剧本的亲子悲剧:

大约在十几年前,广东的一个父亲,在儿子一岁的时候,妻子走了,他辞职并卖掉了房子。

带着儿子搬到郊区,全职带娃,开荒种菜,过着“世外桃源”一样的生活。

这个父亲每天给儿子做不同的饭菜,不仅有花样,而且还有想法,一个故事一道菜,譬如世界杯开幕,就把菜做成一个足球场等等。

不间断地给儿子拍了二十万张照片;

把儿子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都积攒下来,做成一个博物馆。

不负厚望,儿子样样都优异,高中就获得二十万的全额奖学金,进入私校?

去年以托福几乎满分的成绩,考进了美国排名前二十,顶尖私立研究性的埃默里大学。

写到这里,很多人应该知道我在写谁了,是的,这个儿子叫“一得”,这个爸爸,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大家都叫他“一得的爸爸”或者“一得他爹”。

如果时间可以停留在一得被美国名校录取的那一刻,这简直就是“别人家爸爸和别人家儿子”的神话现实版,然而现实却残酷得多。

因为疫情,一得一直在家上网课,今年春天才到美国本土入学,可三月五日,埃默里大学就传出,该校新生张一得Dave去世的消息。

没有人知道一得去世的具体原因,但三月九日,一得爸爸给一得的同学写了一封信。

里面写到,我会无条件地尊重儿子所有的选择,也包括最后的这一次。很明显一得是自杀的。这么优秀的小伙子,真的是太遗憾了。

事情爆出来之后,我看到好多人在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谁也不知道一得究竟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自杀的,我们不应该伤口上撒盐地去指责那个含辛茹苦的父亲。

二十年养一个孩子,就这么活生生地折了,这一定是一种灭顶式的痛苦和打击。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很同情也非常遗憾。

就事件本身来说,目前我们不能够断定的是,一得自杀究竟是一个长期蓄谋已久的计划,还是遇到某个突发事件之后,触发了机关之后的结果。

可将心比心,虽然这个世界很糟心,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尤其是一个二十出头而且刚刚考入大学,整个人生都正在脚下绽放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去自杀呢?

所以一得自杀,和十几年花了无数时间心血,以教育他为人生目的父亲,一定有某种必然性。

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了去指责这个父亲,可事已至此,只有深思反省,才能以此为戒,不再出现类似的惨剧。

“一得他爹”据说在育儿圈是很有名的大V,不仅有微博,还有公众号。

我专门找来看了,很真实,有很多照片和视频,全是一得或者是和一得有关的事:

给动物做的小镇子;

种花,并把花坛做成LOVE的形状;

讲讲给儿子做过的那些,十年都不重样的菜;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父子两个人的日子,看起来十分丰富,有滋有味。

一得父亲的教育,这么看起来,简直就是教育理论的范本,没有一点是错误的:发自内心的热爱,赞扬,鼓励,陪伴,兴趣,体育,全方位发展,而且并不急于求成,静待花开,送着儿子走到了美国名校。

Perfect!

看完之后,我想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一得他爹”能够成为大V了。

因为,教育,说白了就是一种“驯兽”的过程。

把一个刚生下来,吃饱不饿,优哉游哉的小兽,一步一步地改造成一个有忧患意识,寻找自我价值和地位,有社会属性的人。这并不是一个顺应自然的过程,恰恰相反,是一个反人性的切割和束缚。

为什么我们讨厌学习,因为除了吃饭穿衣,走路摘果子,这种必要项目之外,在今天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得不学习的英语,奥数,物理化学,甚至天文地理,都不是我们娘胎里带来,作为动物而生存下去的必须。

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和整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有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两千年前能去“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在今天看到的,也只有高楼满陂的南山。

这种被社会发展而持续挤压的人生轨迹,教育成为首当其中的承压者,在今天无论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我们自己,从来没有人需要承受如此精进的教育。

可另一方面,在亲子关系中,我们有血缘,彼此深爱,我们并不愿意接受,鲜血崩裂,呲牙咧嘴,费尽精力,甚至相互伤害的教育?

于是,每个人都梦想着,可以找到一种“完美”的,不会有“原生家庭”伤害的教育方式,不打不骂,不吼不叫,谈笑之间,轻轻松松的,就可以完成教育的任务。

“快乐教育”,“赞扬教育”,“兴趣教育”,亦或者更“文艺”得“静待花开”,这些教育方式遍地开花,就是因为这是人心所想,也是人心所向,更符合社会群体情绪和感情,而没有人去关心,是不是真的符合教育本质。

所以,当一得爸爸把自己育儿的人生,变成一场无法超越的完美行为艺术,任何一个焦头烂额的父母,看到这些,谁不会心生羡慕?

同理就是,所有的宗教,总会有一个极乐天堂,就是因为完美到别人都做不到的,才会引起别人的围观和膜拜。

然而,现实中,这种“完美”,却碎得稀里糊涂,一败涂地。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从表面上来看,在一得父亲的教育方式中,最能争议的部分是父亲对于孩子百分之一百,绝对的关注。他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甚至讲的每一句话,每次呼吸,都是只有一个目标,一个听众,那就是他的儿子。这种爱,过于沉重和窒息。

可用尽生命去教育孩子的父母,一得父亲并不是第一个,就譬如说,《虎妈战歌》的蔡美儿,或者郎朗的父亲郎国任,也是对于孩子的教育,用尽心思。

但是他们之间,有个非常大的区别,后者公开承认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来自孩子的叛逆和反抗,从而产生了非常激烈的抗争,使他们不得不做出了让步。

譬如蔡美儿,《虎妈战歌》其实有一半以上,都在描写她和小女儿的斗争,到最后她不得不接受,她的小女儿放弃了小提琴,改成打网球;而郎朗在初到北京,也和父亲产生了非常激烈的对峙,曾经3个月没有碰过钢琴。

孩子的真实自我,就是在这种你死我活的贴身肉搏之中,在代表“权势”的父母节节溃败中,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

而这些抗争激烈的冲突,在一得和父亲之间,我们并不知道,是从来没有,还是被一得父亲可以掩盖起来,总之目前是完全看不到的。

包括一得爸爸最后写给同学的那封信,也是完美到极致,满纸都是正面的,夸赞、鼓励、宽容,还有无尽的爱。

我并不是说,一定要父亲趴在地上,哭天抢地,或者跳河上吊。生而为人血肉之躯,每个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而且负面一定多于正面。

可面对如此巨大的人生打击,还把自己情绪隐藏得如此宁和平静,正能量满满,这不是积极,而是一种偏执过度的极端。

当我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如来佛和孙猴子。想来,这也是他们父子之间千千万万的细节和瞬间,每一次也包括这最后一次,父亲一定都是这样,温柔,坚决,正能量满满,不否定,但你的一切都是被我允许的,一切尽在掌握中。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得父亲的教育方式中,最具有杀伤力的部分:没有任何冲突,持续赞扬鼓励,全部都是正面的。而孩子,就是在360°无死角的正面鼓励中,一点点被窒息。

无论是教育,感情,婚姻还是人生,终其一生每个人的想法和祈求,最好的,都应该是完美的,然而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一切完美的背后,都是有问题的。

就像是我的朋友法国临床心理医生Ling给我分享的一样,从心理学角度上解读,这是一种潜意识层面的共生关系。

在意识层面中,父亲做的每一件事儿,都是为了孩子,但从潜意识层面上,父亲这么做,其实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父亲,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所以当父亲说,孩子成就了他,这是真心话,并不是一种谦虚。

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提出“虚假自体”这个概念。

就是说如果一个还在年幼的时候,总是压抑自己的想法,顺应外界的需求,那么,他极有可能会形成一个“虚假自体”。这个“虚假自体”表面上看和常人无异,但其实他的种种行动都不再遵从自己的内心,而是通过压抑自己,满足他人的需求。

孩子在小时候,会完全认同父亲,但长大之后,在这种完美父亲和完美教育下,尤其是,父亲成了大V,会把和自己的人生细节,定时分享给公众,从而变成了在公众监督下,让孩子的真实自我无处安放,愤怒无处表达,然而这些,甚至可能孩子都无法意识到,只是觉得痛苦压抑,和自己的情绪无法控制。

和“虚假自体”对应的是“真实自己”。生命只有发展出一个“真实自体”,在真实自体中回应自己的真实需求,才会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需要找到“真实自体和真实需求”的,并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这群为人父母。

教育并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去考更高级别的试,拿到更多的分数,而那些更深刻,更必要,也是更决胜的教育,其实是在于自我的寻找和塑造,才是真正地成就自己。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快乐鼓励,但在任何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很多的付出和努力,即使如此,还是要必须面对挫折,失败,让步,放弃……

无论父母还是孩子,我们要学会的,并不是处处完美,而是面对真实,即使丑陋,即使羞耻,即使不堪,即使跟我们最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面对真实是一种勇气。

是时候放弃那些所谓的“快乐鼓励式教育”了。在真实的人生中,教育绝对不是一路欢欣鼓舞,而是充满了各种对抗,撕裂,必须吃苦,流汗,甚至会受伤,疼痛。

教育,对于父母们来说,接受教育不能是完美的,和接受孩子不可能是完美的,是同等重要的事儿,懂得这个,这就是人生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们经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们虽然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给他们,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无法让他们的灵魂安住,

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里你去不了,哪怕是在梦中。

你可以勉強自己变得像他们,但不要想让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退,也不会驻足于昨日。

最后,我想把纪伯伦这首诗送给大家,也送给我自己,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同仁。

卢璐:有两个女儿的留法服装硕士、作家,行走在东西方文化差异裂痕中间的,优雅女性自媒体。新书《三十几 来得及》,《有实力才有底气》正在热卖。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校儿子自杀,难道和高管爸爸的畸爱没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