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阅读的情缘

图片发自App


    10日晚,接受江苏教育报刊社《阅读》杂志“书香人物”专栏的采访。一个多小时的聊天中,我们围绕阅读这个话题说了很多很多。回家的路上,我便反思道:我算得上书香人物吗?

      说实话,打死我也不敢把自己往“人物”上靠,人物之谓不是我等俗民能够扛得动的。庆幸的是,这些年我没有丢掉教书匠爱书的秉性,在经年累月的翻书生涯中,身上多少存留下了一丝书生气息。好几回陌生人猜我的职业时都说:“你像个老师。”

    《阅读》杂志何以看上我,我不得而知。我揣摩也许是姜堰的所谓“大阅读”在外面有了些名气,总该找个人露个脸吧,也许是作为师姐的主编谢主任有“熟人”情结。

      杂志社的采访,倒也逼着我该问问自己:在大阅读行动中,我到底做了什么?细细想来,我所扮演的角色无非是装模作样者、指手画脚者、四方游说者。

      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中师生,童年、少年时期因为书籍匮乏,信息闭塞,无缘与经典名篇接触,在阅读积累方面明显先天不足。读师范期间,有一段时间我喜欢抄录流行歌曲歌谱,进而渐渐地爱上了现代诗,甚至还心血来潮写过上不了台面的诗作。其实,我的诗歌梦仅仅昙花一现,甚至是还未开花,便已终结。但那段爱诗的日子,为我后来追求文字的诗意奠定了基础。

      从教之初,我并没有真正懂得读书的重要,只是在急学急用中恶补,但缺乏系统性的阅读。好在一直存留着喜欢看书、买书的习惯,才让我在经年累月的浸润中,没有失去书生本色。至今,只要有一点空闲的时间,就喜欢拿本书或杂志翻翻,遇到金句妙言,还立马摘录下来,以备写作涂鸦时引用所需。

      人天生就有惰性,有时因为杂事多,就顾不得碰书。不是矫情,若是有一两天不翻翻书,还真像少了什么。出差揣本书在身边,睡前床头放本书,哪怕不看,也觉得心安。我曾说,即使不是真的读书,也得装模作样,为家里的下一代做个样子。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注定发不了财,但如果能够用良好的阅读行为影响孩子,未尝不是一笔精神财富。

      自2013年走上教育管理岗位后,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学教育?说实话,我不忍心看到我们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被绑上应试的战车,在无休止的刷题状态下泯灭了童真童趣。我期待着通过教育管理模式的改进改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把上学当作是一件向往的事情,把校园办成孩子们留恋的地方。

      我相信,有不少的从教者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理解的教育情怀,而在当下这个被分数包围着的教育生态里,坚守教育理想谈何容易。只要心中坚守着教育理想的基层教育管理者,时时都有一种被撕裂的感觉。世俗的力量在拽着你朝向分数,理想的力量又在暗示你要回到教育的原点设计。

      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就会有冲突,就会有痛苦。当我们置身于矛盾冲突之中,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在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一定有一个平衡的点。站在这个点上思考、设计教育,我们就能脚踏实地,遥望远方,就会让学生既能获得成绩,又能获得成长。

      在接触新教育的过程中,我强烈感受到,营造书香校园行动是值得所有教育人抓住的那个平衡点。于是,这些年来,我不断地“指使”着校长们沉心静气建设书香校园,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之地,让书香成为校园里最迷人的味道。

      我知道,基层的老师最讨厌机关人员指手画脚。但是角色的分工,决定了身处机关的我们,不可能像一线的校长老师们那样,躬身于生动的大阅读实践,似乎不指手画脚就是不作为。

      其实, 居于顶层,贵在设计。"指手画脚",就看指什么,画什么。如果能够画一张蓝图,指一条对路,也是善莫大焉。

      营造书香校园,喊喊口号很容易,难就难在形成清晰的推进路径。几年中,我带着基层的校长们一起为阅读而设计着。

      围绕阅读环境的建设,我们着力把读书吧、图书角、楼道拐角建设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试图让学生和图书零距离接触。因为我们知道信奉,“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五有书香家庭”的评比、凤凰读书吧的开播,新父母学校的运作,让阅读的力量从校园向着家庭、社会辐射着。“一本经典在手,一位名师引领,一群书虫跟进,一段悦读时光”,我为“凤凰读书吧”设计的这个广告语,从一个侧面表达着我们对于大阅读理想氛围的期待。

      我觉得,学校教育目的主要依靠课程这个载体来实现,阅读也不会例外。我们借助小学课程整合实验,培植了一批国家课程创新班,让语文课程这道主餐因为海量阅读更加营养美味,更加个性地生长着。两年多的时间内,姜堰就有“童画融合”“印象溱湖版画”课程先后问鼎全国新教育十佳卓越课程。因为有了课程支撑,姜堰大阅读呈现出了行稳致远的态势。

      面对少数教师“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投机心态,我们打出了评价制度改革的“组合拳”,尝试“变脸纸考”,让读得多的孩子生命“有光”,用评价杠杆赶着少数懒教师走出“教材成为学生全部的世界”短视怪圈。当一张变脸的试卷出现在调研测试的考场里时,好多教师才幡然醒悟,不带着学生走进经典,就会在新评价面前摔跟头。

      这几年我在“大阅读”行动中的“指手画脚”,是不是招人待见,我不得而知。

      由于上上下下的努力,我区基层学校的大阅读实践丰富多彩,形成了诸如城南“手指上的阅读”之类的阅读创新样本,吸引了省内外不少同行前来打探,仅2017年就超过了50多批次。频繁的迎来送往,我们在输出姜堰经验的同时,也触摸到了他山之石,同时也在刺激着我们不断地反思、更新大阅读实践姿态和言说版本。

      这两年,因为要隔三差五地面对前来取经的人,我只得静下心来梳理关于阅读的种种实践案例,并试图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逻辑体系来自圆其说。因为基层学校做得好,我便有了自吹自擂的底气。一年中,除了在家门口接待所谓的慕名而来者,还先后数次走出去忽悠。有朋友戏称这是在“招摇撞骗”。其实,为阅读鼓与呼,纵使是骗,也非坏事。

      我幸运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能有机缘与阅读相伴,能有机会为阅读而歌。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阅读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