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二章 相宜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二章 相宜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上一节韩非子主要讲了善法,无意间也解释了为什么要守道。老子讲道,讲的是自然之道,超然于人类社会与具体事物的自然法则。孔子讲道,讲的是人间之道,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礼教。韩非子讲守道,守的是治国之道,以法为核心的依法治国之道。道,在老子那里是形而上为学的自然主义宗教哲学,在孔子那里就是形而中为理的礼教式社会形态,在韩非子这里是形而下为器的国家律法。道,从天上落到人间,从人间再到世俗世界,一步步演化,一层层降落,最终接地为法。道,就是法,法就是道,道法自然,法源于道,运行有序,刚毅无私,生生不息。

在韩非子看来善法的核心就是赏罚分明,体系完备。善法要有三个标准,一是赏足以劝善,二是威足以胜暴,三是备足以必完,一二讲赏罚的力度要足够强大,二是讲律法执行的体系要完备。律法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而社会秩序的好坏体现在具体的人身上,人是事物的主体,人是社会发展与成果的唯一体验者,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样,和平也是一种生存环境,最需要制度的维护,和平时期的法治效果最能说明执政者善法的能力与水平,而体现善法效果的标准有三,一是功多者位尊,二是力极者赏厚,三是情尽者名立,一二是奖赏功多力极者,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而付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应获得至高的荣誉与奖励。这一点非常重要,关乎民族与国家的未来,韩非子在守道篇第一节就提出这个问题可见其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善法的侧重点与核心。“情尽者名立”这既是树立社会学习榜样,也是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精神与国家意志的凝聚者与发扬者,是社会风气的指向标,是国家精神文明的灯塔。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孽,白衣战士卫国出征逆向而行,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国家的英雄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精神的指引者。“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这是治国的内功,是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善法生善行,善行结善果。在韩非子看来善法应该是“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意思是好事物就像春草层出不穷,坏事物就像秋叶枯萎凋谢,所以民众奋勉竭力,乐于尽忠,这就叫君臣相宜。相宜就是合理,符合道理,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君臣相宜就是君臣关系符合君臣之道,君臣相宜了不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好人好事多,坏人坏事少,民众勤劳,臣子忠心。韩非子继续解释道“上下相得,故能使用力者自极于权衡,而务至于任鄙;战士出死,而愿为贲、育;守道者皆怀金石之心,以死子胥之节。”意思是:君臣相宜,所以能使出力的人自觉地服从法度竭尽全力,务求能像大力士任鄙那样;战士们出生入死,情愿像勇士孟贲、夏育那样;维护法治的人都怀有忠贞之心,抱定伍子胥尽忠守节那样的献身精神。我们在前文中讲过国家律法首先是确定君臣关系的,用国家律法确定君臣的地位与权力,推而广之,就是用国家律法确定国家行政体系的法律地位与行政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运行有序,继而民众才会乐生重死,安居乐业,战士为国牺牲,臣子忠心于君。总之,善法为民众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向善的社会环境。

【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上下相得,故能使用力者自极于权衡,而务至于任鄙;战士出死,而愿为贲、育;守道者皆怀金石之心,以死子胥之节。】

和谐社会,就是这样,善生如春,恶死如秋,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每个人都积极向上,勇于向善,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二章 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