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生活都变好了,但是不可否认,有些农村在慢慢变得荒芜。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进化成城里人的我们心中的一阵痛。
一
节前回家,进村的路终于修好了,铺了四米半宽的水泥路,听说总费用花了140多万元。
这条通往家门口的路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已经铺设成为沥青路,曾经作为全市最好的乡村道路,却因为豆腐渣工程而演变成为全市最难走的乡村道路之一。
在市里打出租车回家,连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走这条路,要么加钱,要么拒载。
现在这段辛酸的烂路历史终于彻底结束,村民出行总算是便捷多了。这也是回家最为值得高兴的事儿了。
村村通水泥路,家家建新楼房,节假日回家热热闹闹,农村一派喜气祥和的样子。
然而,有些东西却无法被热闹的表象所掩盖,欢乐的背后也藏着荒芜的事实。
二
和小伙伴们去江边搞烧烤活动,这条江离我们家不远。小时候,那里是小伙伴们游泳、洗衣、放牧、钓鱼的好地方,江水充沛且清澈无比,鱼儿成群,绿地、石洲连片,偶尔还有船只经过。江两岸是极好的沙地,种植作物,收成总要比别处的地好。
可如今,这江水量剧降,沿边的分支犹如死水,附近村民直接把垃圾倒入江中,更令人心寒。虽然中间的江水依然清澈,但听说上游镇上的医院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江里,这江水其实早已被污染了。
村里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江两岸的耕地也有很多成了荒地。
以前江边的堤坝是开阔平整的道路,两台大货车都可以并排开过,现在却已是荆棘丛生,仅剩一人能走的小道。
耕种的人少了,路也少人走了,渐渐的就没路了。
从江边回去经过我们家的老宅基地,眼前的景象让我大为吃惊。
我印象中旧时老屋的样子已经全然不见,倒成了个小森林,竹林密生,树木成片,原来有路的地方路已不见了。
听妹妹说,因为我们都搬走了,怕地方被人占了,伯父就栽种了竹林、树木。
匆匆路过,没有来得及多看一眼,我十岁以前在这里度过的极其朴素而又快乐无比的童年时光,依然深深刻印在脑海中,只是熟悉的印记已渐渐变得无处可寻。
三
一路走回家,遇到的同村人,有童年时的小伙伴,有邻里叔伯姑婶……那些小时候熟悉的人,现在却变得陌生,甚至名字也不太记得。
除了不认得的人,村里还多了许多新楼房,原来整片的田地,靠近路边的耕地多数起了楼房,二到四层的独栋楼房,镶砖贴瓦,无比气派。
看着不得不让人感叹,现今农民的生活都过好了。
我却又生出疑心,改善居住环境是必要的,但建这么多房子有必要么?
一个村庄,旧的房子不拆,新的房子却连绵在建,甚至有些人家有几个儿子就建几栋楼房,一个儿子占着一栋楼房。
现实中却是年轻人们一年到头根本没有几天是住在家里的,空置的房子积灰落尘。
而多建楼房有时仅仅是为了能够在村里显得体面,为了多占着一份地。以前,土地是农民的命,现在,房子是农民的面子。
四
最近几年过年,不但是城里的青菜卖得贵,连乡镇上的青菜都贵的离谱,特别是烧烤活动多,烧烤用的韭菜能卖到十几块钱一斤。
在农村,这样的青菜价格着实让我惊愕。青菜本应产于农村的土地供于市场,而如今,连农民都要花钱买青菜吃。
以前家家户户自给自足的粮油禽肉,现在也只能靠拿钱去换。小时候最常见的韭菜,在村子里却竟难觅踪迹。
一年到头,村里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家里只剩老弱妇孺,还能种得了几块地。
这种情况,在我自己家就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余年,再往后恐怕也不会有所改变。
我听说现在家里的土地给别人耕也没有人愿意耕,因为每家每户自己的田地都耕不完了。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只有爸爸妈妈两人分得了土地,为了多种一点地养家糊口,妈妈常常去耕种别人家偏远地方的土地,现在大好的耕地却就这么荒废着,多么可惜。
但再可惜,农村人走出去的趋势是无可逆转的,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或者再往后的人。
家门口的水渠,以前年年修缮,从春天开始水库放水,清澈的水流欢快的淌过,家家户户都在这竹林荫下洗衣、洗菜。
种田作地的村民也在这里踩着水车抽水到田地里,大家收工回来路过这里也会稍作休息,洗把脸洗把手,聊聊天。
这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农村时光了。
而现在,我多么不愿意看到家门口的水渠已经成了污水沟,淤泥横生,垃圾满渠,常年不再有欢快清澈的水流,农民种田只能靠天吃饭。
五
将来,若与我们的孩子说到农村的美好,恐怕他们再也不能理解,不能理解他们从农村走出来的父母,为何要对农村这片土地念念不忘。
假日一过,大部分的年轻人又开始踏上了离乡的征程,老人、小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守望,农村的生气又开始一点点湮灭。
现在农村还有我们的牵挂,还有我们的向往,我们还能常常回去。
但越往后,倘若牵挂不在,向往不在,我们还能回到哪里去?还能去哪里找寻我们的根?
希望农村的美好不仅仅是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乡村振兴能为农村带来更大的活力。